考试总分:4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尖子生竞赛考试试题
A(1)在静稳天气背景下,弱东南风往往加剧华北平原西部的雾霾污染,分析其原因。(4分)
B(2)工业生产是华北地区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指出减轻工业污染的主要措施。(6分)[10分]
A(1)指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4分)
B(2)说出南极旅游必须规范管理、严格限制的主要原因。(6分)[10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A云海奇石景观
B千里冰封景观
C候鸟迁徙景观
D潮水涨落景观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C高层大气很难得到地面热量
D水汽凝结后释放其内部热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坡面径流量增加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坡面下渗量增加
A3~4月
B6~7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南方季风区
B北方季风区
C西北内陆区
D西藏高原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B“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D“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性
D历史性
A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和完善
B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矛盾得到解决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海外投资带来巨额利润
A锋面形成过程
B大气保温作用
C山脉背风高温
D地面受热过程
A甲处地温较低是因为海拔最高
B乙处是汉水谷地,其地温高于山区
C丙处是渭河谷地,地温较高
D丁处地温最高,其主导因素是纬度和地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殊性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A与甲处相比,丙处气温的地区差异大
B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10°C
C渭河谷地的等温线向北侧弯凸
D汉水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
A甲
B乙
C丙
D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
B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性
C洋务企业的腐败情形
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
A中国城市发展受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
B中国城市发展与中国经济水平同步发展
C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D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