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4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文科上学期末考试综合试题
A(1)材料一中王守仁和朱熹的观点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并简要阐述?(10分)
B(2)材料二的材料体现出的共同观点是什么?(4分)简要分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8分)[22分]
A(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乙,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15分)
B(2)两个区域内相同的经济作物是。(3分)
C(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4分);。
D(4)乙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有哪些?(至少2条)。(6分)①②[28分]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实主义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
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辨证
D否认了物质运动规律性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盛行风向
D纬度位置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
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
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迭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A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C19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84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地形平坦
B气候条件优越
C土壤肥沃
D劳动力价格低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A北京
B河北、河南
C江苏、浙江
D湖北、安徽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②⑤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A会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干扰因素
B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构成了事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D表明自然界中的事物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造福于人类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变规律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罪己诏”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A文艺复兴和薄伽丘
B宗教改革和马丁路德
C社会主义和马克思
D思想启蒙和孟德斯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
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思想
B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观点
C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