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2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5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
ADNA→RNA
BRNA→蛋白质
CRNA→DNA
D蛋白质→DNA
E上述四种
A毒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干扰素
A细胞核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E中心体
AK+通过,Na+、Ca2+不通过
BK十、Na+通过,Ca2+不通过
CK+、Ca2+通过,Na+不通过
DK十、Na+、Ca2+通过,Cl-不通过;
A原表皮
B基本分生组织
C原形成层
D形成层
A水分
B温度
C光照时间
D养分
A都是吸胀作用
B分别是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C都是渗透作用
D分别是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
A营养生长过旺,会导致生殖生长失调
B过度施肥造成了植物吸水困难
C顶端优势过强,影响了侧枝生长,导致结实率下降
D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相矛盾,导致结实率下降
A猪绦虫
B牛绦虫
C禽类绦虫
D细粒棘球绦虫
A拂子介和海鳃
B海鸡冠和海羊齿
C拂子介和海羊齿
D海鸡冠和海鳃
A中脑的一部分
B前脑的一部分
C后脑的一部分
D菱脑的一部分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解
A血容量减少,尿钠减少,血钾降低
B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升高
C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降低
D血容量减少,尿钠增加,血钾升高
A黑猩猩为另一只黑猩猩梳理毛发
B雄螽斯在交配时,给雌螽斯提供食物
C地松鼠在洞穴附近直立,观察周围环境
D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
AA、B基因连锁,与C基因自由组合
BA、C基因连锁,与B基因自由组合
CA、B、C三个基因不完全连锁,且基因连锁的相对顺序为A–b-C
DA、B、C三个基因不完全连锁,且基因连锁的相对顺序为b-A-C
A5倍
B10倍
C15倍
D23倍
A每年留下部分种子供来年的种植
B与具有不同等位基因的新群体进行杂交
C将优良品系不断自交以保持纯系
D淘汰老品种,更新到最新品种并长期保持最新品种
A以上皆属
B(l),(2)和(4)
C(l),(2),(3)和(4)
D(l),(2),(4)和(5)
AA
BB
CC
DD
A昼夜温差大
B阳光辐射强烈
C白天温度高
D降水多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双子叶植物
D单子叶植物
E以上选择均不可靠
ADNA二级结构(双螺旋)主要具有A、B、D、E、Z等构象
BB型是右手螺旋,其它是左手螺旋
C活细胞中B型最多,且稳定不变
D细胞中A、B、Z型等都可能存在,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下发生部分变构
E不同的构象转录活性不一样,A型最高
A克隆羊是无性生殖产生的
B克隆绵羊“多莉”采用的是母体乳腺上皮细胞
C克隆绵羊“多莉”的产生过程利用了三只绵羊
D克隆“多莉”用的是16细胞“胚”植入代孕母羊
A蝶形花冠
B两体雄蕊
C荚果
D多为复叶
A鳄一槽生齿.双枕髁.合颞窝
B鸟类一单枕髁.附间关节.双颞窝
C中轴骨一胸骨,锁骨,肩胛骨
D人类一合颞窝.结肠.双枕髁
A第Ⅶ对脑神经
B交感神经
C第Ⅸ对脑神经
D舌下神经
E三叉神经
A重金属
B热量
C碳水化合物
D氯代烃类杀虫剂
A非生物环境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A在其中形成孢子
B用于从培养基中获得营养
C进行光合作用
D合成蛋白质
A原生动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A所有细胞表面均具有脂蛋白体系构成的细胞膜
B所有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与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C所有的细胞都有线粒体,作为产能细胞器
D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A聚药雄蕊
B单体雄蕊
C两体雄蕊
D多体雄蕊
A横切面
B切向切面
C径向切面
ACO2含量上升,pH值升高,K十含量下降和水势下降
BCO2含量下降,pH值下降,K+含量上升和水势下降
CCO2含量上升,pH值下降,K+含量下降和水势提高
DCO2含量下降,pH值升高,K十含量上升和水势下降
A光合自养生物,含有叶绿素a,b和β胡萝卜素
B含有固氮酶,可进行生物固氮
C无有性生殖现象
D某些蓝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过量繁殖可导致水华的产生
A外胚层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
B消化道上皮由外胚层和内胚层参与形成的
C中胚层形成了肝脏
D中胚层形成了肌腱和韧带
A贮精囊是自体精子贮精和发育的器官,纳精囊主要接受异体精子
B纳精囊是自体精子贮精和发育的器官,贮精囊主要接受异体精子
C贮精囊和纳精囊是贮存精子的不同器官的名称
D每条环毛蚓都同时具有这二种器官
A围口节,口前叶,口前叶
B围口节,吻,口前叶
C口前叶,口前叶,口前叶
D口前叶,口前叶,吻
A蛙、龟、鸵鸟、肺鱼
B七鳃鳗、狗、猫、石龙子
C草鱼、陆龟、鸭嘴兽、文鸟
D文昌鱼、蟾蜍、肺鱼、鲤鱼
A较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高
B较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低
C等于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
D蜂鸟心脏跳动频率无法测定
AACh
B胃泌素
C组胺
D盐酸
A吸引配偶
B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
C保证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
D吸引传粉昆虫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Y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A有丝分裂中
B第一次减数分裂中
C第二次减数分裂中
D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
A2.56×10-2
B4×10-2
C1.024×l0-1
D1.6×10-2
A生物进化在方向上是随机的
B从进化的方向上看,生物进化是不定向但适应局部环境的
C从进化速度上讲,生物进化既可体现跳跃式,也可体现恒定式的演化模式
D自然选择下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A景观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个体多样性
E生态系统多样性
A均匀型分布
B成群型分布
C随机型分布
D随机与均匀型分布
A孢子囊和配子囊
B孢子体和配子体
C孢子和配子
D精子和卵细胞
A单核丝状体
B双核丝状体
C多核丝状体
D无隔丝状体
A电镜
B相差显微镜
C普通光学显微镜
D苏木精一伊红染色
E姬姆萨(Giemsa)显带
A简单扩散
B质子泵
C协同运输
D易化扩散
E钠钾泵
A可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毒的形态特征
B病毒不能产生ATP,不能独立进行各种生命过程
C病毒毒粒内含有DNA和RNA
D病毒能通过细菌滤器
E没有细胞结构
A鹤—信天翁
B丹顶鹤—家鸡
C鹰—啄木鸟
D鸿雁—孔雀
A这个定义不成立,因为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那些没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将被淘汰
B事实上,玩耍具有适应意义
C动物的玩耍不是行为表达
D以上都不正确
A发展期的生态系统,P/R(总生产量/总呼吸量)>1;而在成熟稳定期P/R<1
B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矿质营养循环由相对开放趋向于更加封闭
C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群落代谢过程中向环境中排出的产物增加。
D发展期系统内部的熵值明显较成熟期为高
A繁殖体的传播
B植物地上部分郁闭
C物地下部分相互交织
D植物体的定居
E植物体之间的竞争
A水解蛋白质
B自我复制
C合成脂类
D产生ATP
A促进细胞分裂
B抑制细胞分裂
C促进细胞融合
D破坏微管结构
A线粒体
B溶酶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A磷酸肌酸
B三磷酸腺苷
CPEP
DUTP
EGTP
A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BG1–G2-S-M
CG1–S-G2-M
DM—G1—S—G2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减数分裂前期
D减数分裂后期
A微管与微丝
B中间纤维与微管
C中间纤维与微丝
D都是微管
A将一个M期细胞与一个间期细胞融合后培养,发现间期细胞发生染色体聚集,这个实验说明M期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诱导染色体聚集的因子
B用紫外线照射一个培养中的G1期细胞,发现G1期细胞不再走向分裂,这个实验说明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抑制细胞走向分裂的因子
C将一个G1期细胞与一个S期细胞融合后培养,发现G1期细胞发生染色体复制,这个实验说明S期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促DNA复制因子
D癌细胞可以无限制的分裂是由于抑制细胞走向分裂的因子丧失了活性
A蒴果、真果;花托
B干果、假果;内果皮
C浆果、假果;内果皮和胎座
D浆果、真果
A三碳化合物的形成
B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
CNADP的还原
DNADP的还原
A适当减少水分的供给
B适当多施N肥,少施磷钾肥
C提高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
D适当提高所处环境的温度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生物氧化
D暗反应
A元古代和古生代
B古生代和古生代
C古生代和中生代
D中生代和中生代
A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B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生成增多
C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D促进胆汁和胃液分泌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E小肠液
ANa+内流
BCa2+内流
C主要是Na+内流,也有Ca2+内流
D主要是Ca2十内流,也有Na+内流
A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B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A1/4
B1/2
C1/8
D0
A1234。56781256。34218734。56781265。4321
B1234。56781256。43788734。56121256。4321
C1234。56781265。43218734。56781265。4378
D1234。56781265。43211234。56788765。4387
A1/4
B1/2
C1/12
D3/8
ABBYy
BBbYY
CBbYy
DBBYY
AA→B→C→E
BA→B→E
CA→D
DA→B→C
A种类
B生活型
C生态环境
D生态型
A岛屿面积
B物种数量
C岛屿距大陆的距离
D物种的灭绝速率
A水绵为不分枝的丝状体
B水绵的叶绿体长带状,呈螺旋状弯绕
C水绵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D水绵的生活史为配子减数分裂
A冬前播种
B春天播种
C籽粒发芽后低温(0℃一5℃)处理后春天播种
D籽粒低温(0℃一5℃)处理后春天播种
A维管束的排列方式不同
B韧皮部的发育方式不同
C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不同
D内皮层是否明显
A二分裂
B孢子生殖
C有性生殖
D裂体生殖
A日本血吸虫
B披发虫
C利什曼原虫
D锥虫
A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B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不单单是捕食关系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A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B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
C孢子体发达
D配子体发达
A蒴齿
B弹丝
C蒴帽
D环带
A不同生物体的有机大分子类型大体相同
B组成细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高等生物的不同
C碳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和长短是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基础
D生物大分子均是由单体小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A天线色素系统和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BATP酶复合物和电子传递体
C电子传递体和NADPH
DATP酶复合物和P700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2--磷酸甘油醛
D果糖--6--磷酸
A丙氨酸
B组氨酸
C甘氨酸
D谷氨酸
A上胚轴
B中胚轴
C下胚轴
D胚根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苔藓植物
A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B用苏丹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C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淀粉
D用苏丹Ⅲ鉴定脂肪和淀粉
A髓射线和木射线
B只有髓射线
C只有韧皮射线
D只有维管射线
E只有木射线
A无变态
B渐变态
C半变态
D完全变态
A蜘蛛的中肠
B仓鼠的颊囊
C草履虫的食物泡
D原鸡的嗉囊
A棉红蜘蛛实际上不是蜘蛛.它是一些蛾子的幼虫
B棉红蜘蛛实际上不是蜘蛛.在分类阶元上.它与蝎子的关系较与蜈蚣的关系近
C棉红蜘蛛身体前端的头部主要由附肢组成.只有眼而无脑.称之为“假头”
D棉红蜘蛛也常常吸食一些鸟类或哺乳动物的血液
A酸
B苦
C咸
D甜
A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B筑窝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是雌斑鸠孵卵的前提条件
D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A个体小的鸟傻,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B个体小的鸟聪明,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C鸣唱是领域行为的刺激物
D鸟类的聚群行为
ADNA复制起始点
B端粒
C着丝粒
D启动子
A质粒DNA是环状的
B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内繁殖
C质粒DNA与蛋白质结合
D病毒基因组能编码外壳蛋白
A北大西洋涛动(NAO)使挪威国鸟河乌的存活率上升,种群数量增加
B北极狐的耳朵比非洲狐的小
C温带森林中的啮齿类毛色较热带森林中的栖居者毛色浅
D帝企鹅冬季繁殖时雄鸟集群孵卵
A(l)和(3)
B(2)和(4)
C(5)
D(l)(3)和(5)
A在自然界中种群均匀分布不是普遍现象
B种群密度的变化往往导致分布型的改变
C成群分布增加了对食物、领域及光线的竞争
D生境的多样性促进随机分布
A遗传漂变
B稳定选择
C定向选择
D分裂选择
AmRNA
BDNA
C核糖体
D多种氨基酸
E多种酶
A磷脂键的断裂
B双螺旋之间氢键的断裂
C度下降
D沉降速度增加
E紫外吸收增加
A均含有环状DNA
B均含有线状DNA
C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
D均含有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
A碱基相同
B磷酸基团相同
C脱氧核糖相同
D以上三种物质都不同
A一种激素只能影响一种行为
B激素启动行为的过程独立于神经系统
C激素的水平有时也受行为的影响
D激素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与遗传因素有关
A该基因的突变率很高
B该海岛可能曾经发生过导致人类灾难的事件
C最初开发该海岛的少数移民
D该基因不受自然选择的作用
AmRNA被转回到DNA序列
B这些被转回的DNA与基因组的DNA序列会有差异
C这些被转回的DNA可能通过同源重组过程整合进基因组而引起突变
D.基因组DNA的转录水平提高
A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B赖尔的地质学进化原理
C孟德尔的遗传学原理
D环球旅行中观察到的动、植物化石
A灵敏度高
B需要的目标DNA量少
C反应时间短
D不需要合成特定序列的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