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西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下期末生物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⑥⑦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严格控制污染源
A无性生殖
B基因突变
C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A家鸡中,影响卵巢发育的重要因素是日照长短
B鱼塘中,影响鱼类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关键是溶氧含量
C影响鸟类迁徙的关键因素是温度
D连绵阴雨时,影响小麦灌浆的主要因素是日照强度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C生存斗争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A3中可发生淀粉的水解
B2内的O2到达4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经过4层膜
C3和5可以相互交换物质
D2、3、5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ANa+来自饮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
B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
C大量出汗后应喝些淡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
DK+在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血钾含量过低会导致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A在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D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A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B该过程需要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提供能量
C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DDNA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该病易受环境影响,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Ⅱ–3与Ⅱ–4属于直系血系
C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D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后表现出的各种变化
B果树修剪后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雄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培育得到的三倍体无籽西瓜
A多基因遗传病是受多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般不受环境影响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基因中有1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C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D21三体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相比,多了1对2l号染色体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mg/dL
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C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
D60min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菜市场摆放的白菜、鸡、鸭、鱼等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块农田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
A个体
B成对的雌、雄
C种群
D群落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细毛和长毛
D狗的短毛和兔的长毛
A其母必为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B女孩必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C其未出世的弟弟必为红绿色盲
D其未出世的弟弟可能是红绿色盲
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
B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
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A零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A1/4和1
B3/4和0
C1/4和0
D3/4和1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A9/16
B3/4
C3/16
D1/4
AA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CC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DD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寒冷时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
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