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一中新课程模块期中考试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总分:2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右玉一中新课程模块期中考试试题(卷)高二历史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17分)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飨宴挺,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挺”。南宋建炎处,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好社稷,起源实出安石”。于是,“摆安石陪飨神宗庙挺”。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意义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一一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17分]

    A(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8分)

    B(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17分]

  • 2. (16分)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确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王觉非《欧洲史论》材料二: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材料三: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到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6分)[16分]
  • 3. (17分)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让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的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俩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眼》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9分)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8分)[17分]
  • 4. “千古一帝”并非历史学家对古代帝王的严谨评价,但却为近年来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所常用。假如你是这些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史学顾问,那么,你会否定下列哪一编导的剧目策划()[2分]

    A秦始皇——开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纪元

    B唐太宗——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带入鼎盛时期

    C唐太宗——大唐盛世的奠基者

    D康熙帝——顺势而为,开中国空前繁荣盛世之新纪元

  • 5. “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涵信息归纳完整的是()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②唐蕃和亲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 6. 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被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所广泛接受的是()[2分]

    A道德和政治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

    B正义的原则对于个人、阶级、国家是一样的

    C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

    D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

  • 7.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2分]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 8. 在遗嘱里,华盛顿解放了自己的贴身仆人威廉,并供给他30美元的养老金,并命令在其妻玛莎死后解放其他的奴隶,将存在亚历山大银行的股票赠给了一所为穷困儿童和孤儿建立的学校这说明华盛顿()①反对黑人奴隶制度②同情社会底层③关心社会发展④重视教育[2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此句可用来说明()[2分]

    A克伦威尔颁布的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华盛顿开国立制、完善宪法,功不可没

    C《法国民法典》与滑铁卢战役一样光耀后世

    D《拿破仑法典》是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10. 下图反映了康熙时期面临的严峻形势有()①西北少数民族分裂势力对中央造成威胁②台湾被荷兰殖民侵略者占据③东南沿海有倭寇骚扰边境④沙俄势力侵扰[2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1.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200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10本《庄子》以及109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2分]

    A属实

    B不可能是事实

    C不能判断

    D有可能是事实

  • 12. 《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轻利倾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C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D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 13. 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有()①都是教育家②都提倡中庸之道③他们的思想分别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④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 柏拉图时代的阿卡德米学园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主要是由于该学园()[2分]

    A由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主持

    B学员多来自希腊的上层社会

    C开设的课程较多而且新颖

    D教学方式灵活,学术气氛深厚

  • 15. 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魔鬼!有人说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是一个“暴发户”。你认为他是()[2分]

    A克伦威尔

    B杰弗逊

    C华盛顿

    D拿破仑

  • 16. “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因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段话表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①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②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③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④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制度[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 17. 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但有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2分]

    A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

    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

    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

    D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

  • 18. 古人对秦朝二世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2分]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秦之所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D“内兴功作,外攘狄夷,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 19. “和亲”是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之一。唐太宗时期,与唐朝形成“翁婿”关系的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2分]

    A

    B

    C

    D

  • 20. “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之宫中柱上。”康熙帝的这番话反映出()[2分]

    A“三藩”逐渐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

    B维护民族团结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C康熙帝面对“三藩之乱”决定用武力平叛

    D维护国家主权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 21. 在下图反映的事件后,克伦威尔被拥立为终身护国主。他当时的政权性质是()[2分]

    A军事独裁

    B贵族专政

    C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D封建王朝复辟

  • 22. 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①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②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④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3. 有人说:“这位先生(指华盛顿)作为军官以他的技能和经验,他的足以自食其力的财富,出类拔萃的才能和众口交誉的极好声望,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以上材料反映出华盛顿出任大陆军司令源于他()①有作战经验和领导艺术②有较多的财富③有杰出的才能④作战勇敢[2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4. 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2分]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 25. 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④孔子提出了“过犹不及”的主张[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6. “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说这话的应是()[2分]

    A苏格拉底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 27. 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2分]

    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创立了著名的“三段论”

    D哲学思想体现了人文精神

  • 28. 古代先哲留给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2分]

    A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C柏拉图——“中道”理论

    D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