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总分:2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六安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据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等编制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请回答:(1)列举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一提炼一种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变化,并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12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3分)[25分]

    A(1)列举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一提炼一种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10分)

    B(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变化,并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12分)

    C(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3分)[25分]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如果说17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18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18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拉美特利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并不是全部)。——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材料二科学精神被引进和大规模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科学传播突破了科学的物质层面和科学方法的局限,开始出现了科学精神层面的内容,科学精神由此进入了中国科学的殿堂在新文化运动的诸多传播者中,以《新青年》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家和以《科学》月刊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起了主导的作用。由于背景和理论旨趣的不同,这两股主力科学传播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然科学家致力于阐明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而系统地揭示了科学精神丰富而深邃的意蕴。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家,更注重运用科学精神改造文化,开启民智并通过传播科学来推进中国的民主科学派和人文派的科学传播者都触及到了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说,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传播者,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作用。——摘编自张炎、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指出其作用。(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传播科学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8分)[15分]

    A(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指出其作用。(7分)

    B(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传播科学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8分)[15分]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一一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古代儒学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2分]
  • 4.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次大会[2分]

    A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使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5. 1988年邓小平在视察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邓小平的话说明[2分]

    A“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B我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卫星

    C没有“两弹一星”的国家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D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奠定崇高国际地位的基础

  • 6. 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主要揭示了建国初期()[2分]

    A文学研究领域存在保守反动的思想

    B“双百方针遭遇了严重挫折

    C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加剧

    D要求文学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方向

  • 7. 刘少奇在1964年指出:“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2分]

    A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 8. 普罗泰格拉认为,所有的一切都以人和人所处环境及需要的变化为转移,人的尺度才是可靠又可信的,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普罗泰格拉认为国家治理的标准是[2分]

    A是否人人都能遵守法律

    B人所处的环境是否得到改善

    C是否贤人管理国家事务

    D是否对人有利而且符合人性

  • 9.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2分]

    A评议国政是非

    B宣扬理学道统

    C引导地方风俗

    D培养科技人才

  • 10. 中医在诊断和治疗时,即使是局部病症,也往往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中国的文艺作品强调“气象”、“神韵”、“格调”,文学家、艺术家在创作时注重“雄浑”和“自然”。这体现中华文明的特点是[2分]

    A凸显人性尊严

    B强调主观能动

    C注重整体思维

    D追求灵动创新

  • 11.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

    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 12. 中国古代戏剧艺术重视“情”的呈现,明朝之前多半表现为高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笃厚的忠诚、淡雅的情怀等。明朝戏剧家则强调本色自然之“情”着重于平民生活,比如人的衣食日用、男女私情等等。材料能够说明明朝时期[2分]

    A试图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

    B戏剧艺术家“问道求理”

    C儒家普遍认同李贽“人欲”观

    D“致良知”的艺术呈现

  • 13.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②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③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事尚未发生;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未来的事已经发生。④“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2分]

    A①拉马克②法拉第③普朗克④牛顿

    B①达尔文②伽利略③爱因斯坦④牛顿

    C①达尔文②牛顿③爱因斯坦④法拉第

    D①达尔文②牛顿③普朗克④伽利略

  • 14.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电话接线员②火车司机③空姐④网管[2分]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

    D④③②①

  • 15. 20世纪60年代美国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听爵士乐、跳摇摆舞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并创造了“hip”这个词,这就是嬉皮士文化。关于这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分析正确的是()[2分]

    A有利于新的荒诞派文学的产生

    B美国的民权运动已经取得成果

    C是文化在特定时期的自我调节

    D物质生活丰富和传统信仰缺失

  • 16. 艺术大师吴冠中回忆他少年时期听到人们对欧洲某画派的评价是“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这评价的是[2分]

    A浪漫主义画派

    B现实主义画派

    C现代主义画派

    D印象画派

  • 17. 据传尧去世后,舜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即位天子。对此,孟子认为这是天意。这说明[2分]

    A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

    B孟子倾向于恢复王位继承制

    C中国自古就有选贤举能的传统

    D周天子已失去统治的合法性

  • 18.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陆”的趋势下产生的。黄宗羲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作者认为“王学”()[2分]

    A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B主要上承陆九渊的学说

    C对朱陆的思想兼有承袭

    D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

  • 19. 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2分]

    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文化认同危机

    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

    D不利于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转型

  • 20.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材料表明孙中山()[2分]

    A调整了国民革命策略

    B认可苏联的革命道路

    C采用中共的革命纲领

    D抛弃了民主革命立场

  • 21.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2分]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 22.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2分]

    A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C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D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 23. 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对策》中建议设置太学,“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达到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的效果。这反映出其建议的目的在于通过太学教育()[2分]

    A提高臣民文化素养以稳定社会秩序

    B传播儒家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

    C提高儒学社会地位以消灭诸子百家

    D用儒家主张取代封建刑罚

  • 24.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吾国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据此表明新文化运动[2分]

    A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刻而全面

    B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C有遵循进化论全盘西化的倾向

    D主张改造传统文化

  • 25. 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2分]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 26. 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2分]

    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

    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

    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

  • 27. 康德说:“一个人确实可以为了他本人并且也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这说明康德主张[2分]

    A自由是个人应有的权利

    B理性可以被相互转让

    C人要勇于批判与反思

    D建立公正的和谐社会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