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总分:2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比较两份法律条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需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12分]
  • 2.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希腊雅典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较完备法律监督制度的国家.雅典民主是法律监督制度建立的基础,法律监督是维系民主政治的保障.雅典的法律监督制度不仅使雅典民主制得以充分发展,而且对后世的法律监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摘自张锐智《论古希腊雅典的法律监督制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较完备法律监督制度的国家”的表现。(4分)材料二中国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以御史执掌的纠举弹劾,以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西周,但构成“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怀异心,上下殊物”的监察体系,是秦代才初具规模。随着国家政务的日益纷繁和中央集权制度统治力度的不断强化,监察体制也相应扩大.为强化官僚机器自身制衡关系,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旁及国家其他事物,有明确分工和权责规定,从中央到地方单线垂直的和层层监督的监察体系。——摘自韦庆远《中国历代政治制度》(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材料三1906年,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中说,从将来革命成功后要制定和实行一种完美的宪法的角度,提出了五权分立的主张,其中包括“纠察权”的独立。……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时,仍然沿袭西方三权分立的模式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检察权隶属于参议院,未能独立。……1921年,孙中山发表了题为《五权宪法》的著名演说,设计出了一套上下结合、官民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完整独立的监察系统。——摘自徐德峰《孙中山的监察思想》(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孙中山的监察思想。(4分)材料四2012年12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现身唐宁街10号首相府邸,打破惯例出席了内阁会义。根据英国贯例,女王作为国家元首一般不插手政务,这次女王受邀前来出席自然引起多方争议,英国立宪委员会的专家就持反对态度,认为这一打破惯例的做法混淆了政府和君主的应有界线。——《世界文明史》(4)依据材料四,以17,18世纪的史实概括“惯例”是如何形成的。(4分)为什么立宪委员会的专家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政府和君主的应有界线”?(2分)[20分]
  • 3. (20分)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践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积极意义。(6分)材料二宋代统治者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路……首次在“路”这一高层政区设立多个互不同属的机构,常设机构主要有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可泛称为“监司”,他们掌管财政、司法、监察、民政等事务,共同治理州县。——摘编自王晓龙《宋代地方政府与中央关系考论》(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中央政府对“路”的管理方式。(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做的目的。(2分)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6分)材料四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这种上谕,由军机处拟给皇帝看,皇帝看过后,封起来盖一个印。这个印一盖,谁也不能看。譬如是有关经济财政问题的,送给江苏巡抚,连户部大臣也不能看。若是有关军事的,送给两广总督,兵部尚书也不能看。(4)结合材料四,说明清朝管理地方的特点及其作用。(4分)[20分]
  • 4.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分]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 5. 虎门销烟的最本质意义是()[2分]

    A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 6.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向同学们解说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他说:“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2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 7.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2分]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 8. “宋代的相权自始至终处于兴盛状态,对相权所采取的几项措施都没有对相权产生实质性的削弱作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宋代所奉行的基本国策是‘以儒治国’,是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2分]

    A封建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削弱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非常突出

    C科举制发展提高了官员素质

    D君主未采取抑制相权的措施

  • 9. “在票拟上,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内阁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其次,君主如主动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诏书、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上述材料说明内阁的出现()[2分]

    A弥补了废宰相带来的弊端

    B直接导致了皇权的削弱

    C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D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 10. 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在政治上的相似之处是()[2分]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 11. 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伽太基城里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做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2分]

    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2. “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线’,‘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2分]

    A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 13. 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期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内战争②外敌侵入③政治分裂④经济停滞[2分]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 14. 1930年5月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材料说明当时中共()[2分]

    A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B内部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C“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

    D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15.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的演进分别开始于()[2分]

    A秦汉隋唐

    B西周秦汉

    C西周隋唐

    D秦汉明朝

  • 16. 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把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2分]

    A扩大统治区域

    B缓和蒙汉矛盾

    C加强控制地方

    D发展地方经济

  • 17.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2分]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 18.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2分]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 19.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五四运动时期的这幅对联反映了()①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②具有反封建的性质③运动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④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 20.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合时宜”的是()[2分]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

    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21. 《新书》中说:“夫君者,民之父母也。”《周易》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每一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材料实质上揭示了()[2分]

    A古代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C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 22. 钱穆《国史大纲》中论及隋唐政治时说:“故隋、唐之中央集权”可以谓政府地位之提高,而非王室地位之加隆。”这有利于说明隋唐时期()[2分]

    A皇权得到明显的加强

    B门阀势力进一步衰落

    C王室与政府相互对立

    D宗法制的影响力提升

  • 23. 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下列哪一项奠定了英国这一政体的基础()[2分]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 24. 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点是()[2分]

    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

  • 25. 《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2分]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

    B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洪秀全的主观愿望

  • 26. 1920年,毛泽东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写道:“假定无产者占三分之二……任其为三分之一的资本家所鱼肉,其何能忍?且无产者既己觉悟到自己应该有产,而现在受无产的痛苦是不应该,因无产的不安而发生共产的要求,已经成了一种事实。……因我觉得俄国的革命,和各国激进派共产党人数日见其多,组织日见其密,只是自然的结果。”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2分]

    A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各国共产党的壮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中国应该由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中国共产党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发动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

    D毛泽东基于中国的现实指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方向

  • 27. 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2分]

    A以组织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