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联考(七)

考试总分: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二联考(七)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蜀汉危急之时的侍卫之臣与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两句是“,”。(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暴行的两句是“,”。(3)李煌《虞美人》中,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以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亡国之痛的两句是“,”。[每空1分]
  • 2. 翻译:(1)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彻哭而出,时人义焉。[5分]
  • 3. 翻译:(2)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5分]
  • 4. 本诗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试从正侧结合的角度并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6分]
  • 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首联借用典故,表达出自己做官十年间放浪形骸,不拘世俗的形象特点。

    B颔联前句表面写透过镜子看到自己已双鬓斑白,实则暗示一事无成的无奈感慨。

    C颈联前句用“星霜”写岁月变幻,用“惊人句”写诗人有才华,表现了诗人的自负。

    D尾联将自己过去壮志难酬与现在只好坐跏修禅进行了对比,悲愤之情寓于其中。

  •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无忌请求遭拒,决定抗争。桓玄篡位后,何无忌请求给他一个小县来治理,却遭到了桓玄的拒绝,于是何无忌就回京口,与刘裕密谋共同对付桓玄。

    B何无忌与友共议,密谋复兴。何无忌与好友刘毅谈论复兴之事,何无忌认为天下没有对抗桓玄的英雄,刘毅认为只要刘裕共同起兵就不用担心。

    C何无忌将计就计,大败敌军。何无忌明知敌军主帅何澹之不在平常乘坐的战船中,仍鼓动士兵攻击这艘船,最终攻占敌军主帅的战船,将敌军击溃。

    D何无忌不听劝阻,壮烈牺牲。何无忌率军拒敌,长史邓潜之劝说何无忌等到敌军疲惫后再攻打,何无忌不听,结果遭到攻击,壮烈牺牲。

  •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州,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

    B世子,一般为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是帝王和诸侯王位的继承者。

    C吏部郎,吏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D溢,溢号。君主的溢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大臣的溢号通常是朝廷赐予的

  •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B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C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D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