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二)

考试总分:2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二)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顾】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顾念,关心)

    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只是,不过)

    C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顾及,考虑)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看望,拜访)

  • 2. 【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顽固)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稳固,加固)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必定,一定)

    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固执,顽固)

  • 3. 【归】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返回)

    B吾妻归宁。《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

    C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返回,回到)

    D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回去)

  • 4. 【国】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国家)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国家)

    C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隆中对》(国家)

    D国泰民安(国家)

  • 5. 【解】选出解释错误的一组:[3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了解)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理解)

    C解鞍少驻初程《扬州慢》(解下,卸下)

    D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解开,使分开)

  • 6. 【就】选出解释错误的一组:[3分]

    A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陈情表》(赴任、到任视事)

    B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与尹师鲁第二书》(于是)

    C予亦就睡《后赤壁赋》(接近)

    D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荔枝赋并序》(实现)

  • 7. 【举】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推举)

    B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全)

    C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尽)

    D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谭嗣同》(举动)

  • 8. 【绝】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抢呼欲绝《促》(绝命)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横渡)

    C引绳而绝之《后叙》(断、使之断)

    D心目耳力俱穷,绝无响踪(《促织》)(中断)

  • 9. 【何】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什么)

    B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怎么)

    C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为什么)

    D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怎么)

  • 10. 【胡】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为什么)

    B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诗经•伐檀》(怎么)

    C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D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为什么)

  • 11. 【假】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借助)

    B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凭借)

    C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如果、假如)

    D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假期)

  • 12. 【见】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拜见,参见)

    B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行》)(见面,用于一般关系间相见)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偏指一方,可译为“我”,“见背”意即“离我而去”。)

    D则必铭而见之《寄欧阳舍人书》(看见)

  • 13. 【堪】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能)

    B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愿意)

    C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孔雀东南飞》(胜任)

    D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与尹师鲁第二书》(忍受、经受)

  • 14. 【类】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似,像)

    B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小石城山记》(类别)

    C闭关读书,不杂非类《陆文学自传》(种类)

    D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类推)

  • 15. 【患】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患得患失(担心,忧虑)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祸害)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忌讳)

    D祸从口出,患从口入(生病)

  • 16. 【或】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有的人,有人)

    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或许)

    C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有时)

    D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有时)

  • 17. 【疾】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病,生病)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快”,引申为“强,猛烈”)

    C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孙膑》(通“嫉”,忌妒)

    D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弊病,缺点)

  • 18. 【及】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涉及,延及)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比得上)

    C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赶上,追上)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达到,到)

  • 19. 【即】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即使,纵使)

    B若即若离(走近,靠近)

    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即使)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就)

  • 20. 【弥】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更加)

    B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长)

    C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愈,更加)

    D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史记》(长,久)

  • 21. 【故】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原因、缘故)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福禅《游褒禅山记》(事情、事故)

    C此物故非西产《促织》(本来、原来)

    D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尚,还,仍然)

  • 22. 【过】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失,错误)

    B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超过,过分)

    C《过故人庄》(经过,通过)

    D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到,来到)

  • 23. 【恨】选出和“抱恨终天”的“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B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C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D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 24. 【既】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已经,……以后)

    B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赤壁赋》(已经)

    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农历十六)

    D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不久)

  • 25. 【间】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①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间,之间)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隔)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时、偶尔)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中间)⑥石错出其间,如林立《道山亭记》(之间、中间)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间隔)[3分]

    A①②③⑥

    B②③⑥⑦

    C①⑤⑥⑦

    D①②⑥⑦

  • 26. 【克】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成语: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战胜、打败)

    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能够)

    C成语:克己奉公、克己复礼(可以)

    D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克,能够)

  • 27. 【怜】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可惜,令人遗憾)

    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惜)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值得怜悯)

    D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西厢记》(怜悯,同情)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