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唐山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A(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处。(8分)①水土流失②鸟类、兽类减少③生态失调④生物多样性增加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⑥气候恶化⑦干旱灾害减少⑧土地沙化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B(2)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特征。(2分)[10分]
A7,a
B3,b
C2,c
D1,d
A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A①
B②
C③
D④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A南海大部分海域风大浪高
B东海气压升高,风力增强
C南昌市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D福州市始终以偏北风为主
A14日两个热带气旋都已发展成为台风
B台湾岛经历了狂风、暴雨等天气过程
C未来24小时台风将在浙江省沿海登陆
D广东沿海地区需重点防范滑坡泥石流
Aa
Bb
Cc
Dd
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距海洋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起伏
D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地方性分异现象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A
B
C
D
A4~9月
B5~11月
C7~8月
D6~8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山区植被茂密,根系使土壤变得疏松
B山区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C山区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严重
D动物的活动使地表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A总体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
C最低处海拔不足900米
D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
A落差最大可达80米以上
B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
C在甲处观赏有“遥看瀑布挂前川”效果
D为保证水量稳定需上游水库在夏季放水
Aa减弱
Bb减弱
Cc减弱
Dd减弱
A冷锋
B暖锋
C强低压
D弱高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受信风带的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C该设计只适合缺水地区
D该设计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A空气湿度大
B风速大
C光照强
D气温高
A大挖机井、充分利用地下水
B采取措施,加速高山冰雪融化
C发展节水农业
D人工增雨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A呈多边形
B呈带状
C呈环形
D呈团状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顺河谷而建
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
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
A河流
B气候
C资源
D地形
A运行到近地点速度较慢
B运行在地球与木星轨道之间
C昼夜更替周期约90分钟
D表面昼夜温差小于地球表面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A赤道盛行上升气流
B东北信风定向吹拂
C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D洋流自东向西流动
A①
B②
C③
D④
A①
B②
C③
D④
A100km
B500km
C1500km
D3000km
A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
B丁地气温低于丙地
C丙地,风和日丽
D丁地,阴雨连绵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上、中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河流上、中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上、中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A山区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不同
B陡坡土层深厚
C平坦的地形区土壤发育较薄
D地形直接作用于土壤的形成
A山体坡度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纬度位置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AⅠ
BⅡ
CⅢ
DⅡ和Ⅲ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A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南极大陆极昼范围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处于同一板块
B相距将会越来越远
C边缘有深海沟
D均有山脉贯通南北
A夏季的高温
B冬季的寒潮
C频发的沙尘
D丰沛的水汽
A不会形成洪涝灾害
B普遍寒冷干燥
C普遍高温多雨
D多大风天气
A①
B②
C③
D④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A生物进化促进了环境的演变
B环境的演变促使生物不断进化
C生物大规模灭绝与环境的演变无关
D环境的演变可能导致生物大规模灭绝
A成土母质
B土壤质地
C生物
D基性岩
A某种单项资源的开发不会对其他环境要素造成影响
B地区间的资源联系不密切,资源的开发就不会影响其他地区
C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D采伐森林资源是局部的,不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A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附近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苔原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极地地区
D热带荒漠带的最大分布区在亚欧大陆上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更暖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
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
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
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