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专题检测二(城市与环境)

考试总分:2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必修2专题检测二(城市与环境)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读图2—10,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①代表国家,②代表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②相比,①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特点是。(6分)(2)图乙说明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4分)[10分]

    A(1)图甲中①代表国家,②代表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②相比,①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特点是。(6分)

    B(2)图乙说明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4分)[10分]

  • 2. 读图2—11,回答下列问题。(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有。(4分)(2)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卫星城。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理由是。(8分)(3)简述甲、乙两个卫星城的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8分)[20分]

    A(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有。(4分)

    B(2)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卫星城。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理由是。(8分)

    C(3)简述甲、乙两个卫星城的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8分)[20分]

  • 3. 读图2—9,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以黑色实心圆圈大小表示中心地等级高低,则图示城镇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2分)(2)将下列字母所代表城市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填在横线上。(填序号)(4分)①优良的海港②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③省会城市A,B,C,D。(3)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市发展的区位条件。(8分)(4)试从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关系的角度,分析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20分]

    A(1)如果以黑色实心圆圈大小表示中心地等级高低,则图示城镇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2分)

    B(2)将下列字母所代表城市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填在横线上。(填序号)(4分)①优良的海港②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③省会城市A,B,C,D。

    C(3)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市发展的区位条件。(8分)

    D(4)试从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关系的角度,分析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20分]

  • 4. 下列关于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

    B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C高原城市在温带地区比较普遍

    D山区城市一般位于山坡上

  • 5. 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2分]

    A0~2千米处

    B2~3千米处

    C3~5千米处

    D6~7千米处

  • 6. 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序号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2分]

    A.①工业区②文教区③住宅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

    B.①工业区②商业区③仓储区④住宅区⑤文教区

    C.①住宅区②工业区③文教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

    D.①商业区②仓储区③工业区④住宅区⑤文教区

  • 7. 根据图中各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小(s表示面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分]

    A2S甲=S乙

    BS丙=S乙

    C3S丙=S乙

    D6S甲=S丙

  • 8. 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2分]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 9.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从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具体指()[2分]

    A城市人口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的过程

    B劳动力从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的过程

    C城市居民转变为农村居民的过程

    D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的过程

  • 10. 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分]

    A距市中心远近对①功能区影响最大

    B⑤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

    C交通通达度对④功能区影响不大

    D③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

  • 11. 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应分别布局于()[2分]

    A.①和⑤

    B.①和③

    C.②和⑤

    D.③和④

  • 12. 近十几年来,乙城部分人口向甲城迁移的主要原因有()①环境质量较好②离工业区较近,上下班方便③交通更便捷④获得的服务种类更多[2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3. 关于甲、乙、丙三个中心地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城市规模比较:甲>乙>丙

    B服务范围比较:甲>乙>丙

    C甲一镇海,乙一杭州,丙一宁波

    D甲一普通服装店,乙一早点铺,丙一星级馆

  • 14. 下列有关城市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城市选址只要考虑地形、水源等条件,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

    B城市建设要考虑地基承载力,一般来说,土质地基优于石质地基

    C河流沿岸城市应把码头建设在河流的凸岸处,因为这里泥沙淤积少

    D城市周围应有良好的植被,最好还要有大面积的水面

  • 15. 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是()[2分]

    A城市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较差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城市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 16. 解决漫画所反映问题的合理措施是()[2分]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 17. 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三个不同类型的功能区,那么()[2分]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居民区

    DY是工业区

  • 18. 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2分]

    AX区最大

    BY区最大

    CZ区最大

    DY区大于X和Z区

  • 19.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2分]

    A城市化水平80%以上地区都属于发达国家

    B甲所在国城市化水平虽不高但速度较快

    C南半球的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北半球

    D丙地区城市化水平低是战争因素造成的

  • 20. 下列有关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危害

  • 21. 下列区位条件有利于形成大城市的是()[2分]

    A河流附近

    B水源条件好的山前平原

    C荒漠地区的绿洲

    D优良的海港附近

  • 22. 现代城市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的区域一般是()[2分]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市政与公共服务区

  • 23. 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区域是()[2分]

    AX

    BY

    CZ

    DX和Y

  • 24. 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2分]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 25. 下列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③甲过程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2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6. 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主要原因是()[2分]

    A开发历史悠久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社会福利优越

  • 27.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2分]

    A农村剩余人口

    B社会经济发展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产业活动的转移

  • 28. 邻近矿产资源地发展起来的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2分]

    A自然地理区位

    B政治地理区位

    C经济地理区位

    D文化地理区位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