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专题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试总分:2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必修1专题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坎昆世界气候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会议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信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毫无疑问,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材料二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1)评价使用乙醇汽油对能源和环境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8分)(2)大气中C02含量增多,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哪些影响?(至少答出两点)(4分)(3)要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至少答出三点)(4分)[16分]

    A(1)评价使用乙醇汽油对能源和环境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8分)

    B(2)大气中C02含量增多,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哪些影响?(至少答出两点)(4分)

    C(3)要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至少答出三点)(4分)[16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受2010年第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的影响,浙江东南部、福建大部、广东大部、广西东部以及江西南部和湖南南部出现大到暴雨,其中福建东南部、广东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材料二2011年,尤其是4月份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江河来水不足,水位持续偏低,致使部分省份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截至2011年5月,长江五省大旱已造成经济损失149亿元。(1)台风经常给人类社会带来较大灾害,它的危害主要是由、、造成的。但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如在我国,台风的益处表现在。(4分)(2)材料二中,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旱的主要原因是。(2分)A.大气降水异常偏少B.农业生产用水增加C.河流水污染严重D.人口急剧增加(3)如果在野外遇台风袭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2分)A.选择大树躲避或紧抱树干B.伺机逆风突破台风的包围C.选择低洼地伏倒或坑洞躲避D.顺风逃离登上山丘或高坡(4)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请从气象角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14分]

    A(1)台风经常给人类社会带来较大灾害,它的危害主要是由、、造成的。但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如在我国,台风的益处表现在。(4分)

    B(2)材料二中,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旱的主要原因是。(2分)A.大气降水异常偏少B.农业生产用水增加C.河流水污染严重D.人口急剧增加

    C(3)如果在野外遇台风袭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2分)A.选择大树躲避或紧抱树干B.伺机逆风突破台风的包围C.选择低洼地伏倒或坑洞躲避D.顺风逃离登上山丘或高坡

    D(4)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请从气象角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14分]

  • 3. 读图4-8,回答下列问题。(1)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图示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根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公路①是,公路②是。(4分)(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较合理的是。试分析三个方案的优缺点。(14分)方案I:方案Ⅱ:方案Ⅲ:(3)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应在和城市之间建设一条公路。(2分)[20分]

    A(1)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图示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根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公路①是,公路②是。(4分)

    B(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较合理的是。试分析三个方案的优缺点。(14分)方案I:方案Ⅱ:方案Ⅲ:

    C(3)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应在和城市之间建设一条公路。(2分)[20分]

  • 4. 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是因为()[2分]

    A气温不断上升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

    D降水不断减少

  • 5. 该图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2分]

    A臭氧层被破坏

    B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升温

    C酸雨

    D水旱灾害

  • 6. 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2分]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 7.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①地震灾害加剧②火山活动频繁③暴雨灾害增多④干旱程度加剧[2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8. 洪涝灾害的主要类型有()[2分]

    A洪水和暴雨

    B洪水和雨涝

    C洪水和旱涝

    D暴雨和泥石流

  • 9. 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的是()[2分]

    A干旱与地震

    B台风及火山

    C洪涝与干旱

    D泥石流与海啸

  • 10. 图中所示的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2分]

    Aa

    Bb

    Cc

    Dd

  • 11. 我国在大庆建立石油工业基地,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的。()[2分]

    A市场优势

    B交通优势

    C自然资源优势

    D技术优势

  • 12. 图中反映华北地区近年来气候()[2分]

    A温暖湿润

    B温暖干旱

    C寒冷湿润

    D寒冷干旱

  • 13. 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的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 14. 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资源的重要特点是()[2分]

    A分布的不平衡

    B资源空间的联系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发展性

  • 15. 如果雨带长期停留在江淮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2分]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北皆涝

    D南涝北旱

  • 16. 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位于河流交汇处[22分]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7. 下列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分布影响尤为深刻的是()[2分]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 18. 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这是因为()[2分]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 19. 目前,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2分]

    A水电

    B煤炭

    C太阳能

    D石油

  • 20. 由于全球变暖,下列地区可能首先淹没的是()[2分]

    A中国的东部地区

    B荷兰沿海

    C澳大利亚东海岸

    D北美洲西海岸

  • 21. 20世纪50年代到2008年期间,国际油价平均增长最快的阶段是()[2分]

    A1973年~1978年

    B1986~1990年

    C1998年~2000年

    D2000年~2008年

  • 22. 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50%,油价趋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①小排量汽车的推广②外汇支出的增多③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④战略储备的建设[2分]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3. 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2分]

    A干旱

    B虫灾

    C泥石流

    D洪涝

  • 24. 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是()[2分]

    A二氧化碳、臭氧

    B二氧化碳、甲烷

    C甲烷、氮氧化物

    D氮氧化物、氟利昂

  • 25. 100多年以来,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是()[2分]

    A呈正比例关系增加

    B一直呈正相关增加

    CCO2浓度增加慢,气温上升快

    DCO2浓度增加约60×10-6,气温上升约0.5°C

  • 26. CO2浓度增加约60×10-6,气温上升约0.5°C[2分]

    A各地都增温

    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C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左右

  • 27. 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2分]

    A西北、华北、东北

    B西北、华北、西南

    C西北、华北、华东

    D西北、华北、华南

  •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