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专题检测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试总分:2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必修1专题检测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读图3一1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植被名称。(6分)(2)A、B、C三地纬度相近,但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4分)(3)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因此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须遵循原则。(2分)[12分]

    A(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植被名称。(6分)

    B(2)A、B、C三地纬度相近,但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4分)

    C(3)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因此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须遵循原则。(2分)[12分]

  • 2.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3一13。(8分)(2)该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性。[10分]

    A(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3一13。(8分)

    B(2)该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性。[10分]

  • 3. 读图3—8,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五岳”中的西岳山。从地质构造看,该山属于断层中的(4分)(2)图中乙区域典型的植被(2分)(3)图3-9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关系示意图,将下列内容填人标有序号的方框内,使系统成立。(填字母)(8分)A.土地生产力下降B.植被破坏C.人均耕地减少D.人口增长(4)图3—10所示是乙区域的主要民居建筑风格,该建筑名称是该建筑所利用的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是、(6分)[20分]

    A(1)甲是“五岳”中的西岳山。从地质构造看,该山属于断层中的(4分)

    B(2)图中乙区域典型的植被(2分)

    C(3)图3-9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关系示意图,将下列内容填人标有序号的方框内,使系统成立。(填字母)(8分)A.土地生产力下降B.植被破坏C.人均耕地减少D.人口增长

    D(4)图3—10所示是乙区域的主要民居建筑风格,该建筑名称是该建筑所利用的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是、(6分)[20分]

  • 4. 读图3—1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植物的群落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条件和条件的制约。(4分)(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B。(4分)[8分]

    A(1)根据植物的群落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条件和条件的制约。(4分)

    B(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B。(4分)[8分]

  • 5. 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的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应在()[2分]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 6. 下列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2分]

    A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 7. 下列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完整的是()[2分]

    A欧洲的阿尔卑斯山

    B赤道附近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C中国东北的长白山

    D中国西南边境的喜马拉雅山

  • 8. 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2分]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 9. 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2分]

    A5°N

    B25°N

    C35°N

    D45°N

  • 10. 甲土壤属于()[2分]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 11. 若该山麓的夏季最高月均温为12°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2分]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 12. 该山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2分]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 13. 图中甲、乙、丙按由高纬到低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

    A甲一乙一丙

    B乙一丙一甲

    C丙一甲一乙

    D甲一丙一乙

  • 14. 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2分]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 15. 人们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保持或恢复,这是因为()[2分]

    A植被破坏不仅影响当地自然环境,还会对下游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上、中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河流上、中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上、中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 16.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2分]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 17. 下列能体现地方性差异的是()[2分]

    A天山北坡有大面积森林而南坡没有

    B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C小兴安岭的针叶林

    D秦岭南坡山腰的落叶阔叶林

  • 18. 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2分]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太古代

    D新生代

  • 19.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是()[2分]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无关联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D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 20.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2分]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地表水缺乏,河流不够发育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 21. 下列陆地自然带生产量最大的是()[2分]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 22. 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是()[2分]

    AA

    BB

    CC

    DD

  • 23. 图3—5为南回归线穿过的某大陆示意图,图中①处的陆地自然带是()[2分]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24. 肥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2分]

    A温度

    B孔隙

    C有机质

    D矿物质

  • 25. 该山地可能位于()[2分]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26. “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2分]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 27.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2分]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 28. 绿洲的存在体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规律是()[2分]

    A地方性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29. 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2分]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