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必修1专题检测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A(1)甲处于板块和扳块的(填“生长”或“消亡”)边界。(3分)
B(2)③地区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2分)
C(3)①②洋流性质均属于,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作用。(4分)
D(4)d地区主要的外力是。野外见到的最多是、地貌。(3分)
E(5)a处的主要外力作用是、。请各举一例:、(4分)[16分]
A(1)夏季参与该地区水循环的水汽主要来源于洋。(1分)
B(2)在干早严重的年份,该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地面沉降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C(3)美国西部多高大山脉,其原因主要是位于板块和板块的(填“生长”或“消亡”)边界。(3分)
D(4)美国大陆东、西两岸的洋流按性质分分别为和。(2分)[8分]
A(1)此时A地处于(填天气系统)的控制下,天气特征为。(3分)
B(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在它的影响下,易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有、(3分)
C(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风向,比较合理的是和。(2分)
D(4)①②③④四地中,处于晴朗天气的是,原因是。(2分)[10分]
A(1)甲图表示北半球(填“冬”或“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3分)
B(2)乙图表示北半球(填“冬”或“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3分)
C(3)一般来说,A地降水量比B地要,C气流来自气压带。气流C与D相遇后爬升的原因是(3分)
D(4)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它将切断。(2分)
E(5)E处的风向为,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地,原因是。印度半岛此时季风形成的原因是。(5分)[16分]
AQ山是岩浆运动的结果
B若Q是秦岭,则P是渭河平原
C数码①~⑥代表的岩石属于沉积岩
D该区域的地质作用主要是外力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A宁波夏季受风带1的影响
B7月,大陆上的热低压能切断该气压带
C图中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D在风带2的影响下,海洋上形成西风漂流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A消除灾民的心理阴影
B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C避开原来的地质不稳定地带
D合理规划产业的需要
A地球重力能
B风能
C太阳辐射能
D地球内能释放
A③
B④
C⑤
D⑥
A甲
B乙
C丙
D丁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A赤道地区
B副热带地区
C副极地地区
D极地地区
A升空后由于气温上升,导致气球膨胀而破裂
B升空后气温下降,氢气在低温状态下易爆炸,使气球破裂
C高空空气稀薄,气压低,气球因膨胀而破裂
D高空太阳辐射强,强烈的光照使气球破裂
A黎明和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大气的散射作用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C早春和晚秋阴天晚上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强
D城市上空雾和低云比郊区多——空气中水汽较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西风漂流
D北赤道暖流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水、气
A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A背斜
B断层
C岩浆侵入
D褶皱
A下渗
B蒸发
C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
A①
B②
C④
D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