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总分:3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试卷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城市人口56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B-C-D一线的地租变化曲线正确的是()(2分)(2)若该市是我国某城市,目前城市等级为,20年后城市人口预计达113万。根据图中信息简述促进该城市发展的条件有哪些?。(3分)(3)该市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特点为(2分)(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地。原因是什么?(3分)(5)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地,判断理由是。为低级住宅区的是地,判断理由是。(4分)[每空2,1,2,2,1,2,1,1,1,1分]
  • 2. 读:材料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材料二、“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和亚洲的水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材料二: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和亚洲的水稻分布图(1)、读材料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图中字母ABCD表示的内容是:,,,。(4分)(2)、材料二中,亚洲的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什么?(4分)(3)、材料二中,五大湖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有“北美大陆地中海”之称,五大湖区城市、人口密集。五大湖周围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3分)(4)、读材料二: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和亚洲的水稻分布图,说明图中P地与Q地气候类型和降水的差异?(4分)[每空1,1,1,1,4,1,2,4分]
  • 3.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abcd代表城市等级),回答下列各题。(11分)(1)、读图中1985年-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信息,结合城市的不同等级说说你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4分)(2)、城市化使得当地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城市气温产生变化,出现城市“”现象。城市的道路系统也使、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生物的减少。(3分)(3)据估计2008-2020年上海每年新增农民工数量为5-8万,你认为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因素和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的作用是什么?(4分)[11分]
  • 4.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2分]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5.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2分]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6. 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每一种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无其他功能②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功能区③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利的交通④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2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 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2分]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 8. 图中②处的山地成因是()[2分]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

  • 9. 据图中信息,判断河流A---B河段的主要流向()[2分]

    A从东南流向西北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北向南

    D从南向北

  • 10. 造成这种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2分]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 11. 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2分]

    A

    B

    C

    D

  • 12.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2分]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经济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13.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以下关系,正确的是()[2分]

    A科技水平高→获取资源数量多→环境人口容量大

    B人口文化高→生活消费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大

    C科技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大→资源的获取量大

    D人口文化高→环境人口容量大→生活消费水平高

  • 14. 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看,以下不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是()[2分]

    A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B就业机会多

    C文化设施短缺

    D交通便利

  • 15. 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 16. 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2分]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 17. 图中①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2分]

    A在褶皱运动之前

    B在图中④处岩层形成之前

    C在断层运动之前

    D在断层运动之后

  • 18. 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2分]

    A发源地

    B上游

    C山区

    D中下游平原

  • 19. 夏季受该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华北平原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2分]

    A寒潮

    B伏旱

    C台风

    D暴雨

  • 20. 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国家是:()[2分]

    A

    B

    C

    D

  • 21. 关于“木桶效应”说法可以理解为: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如果桶板代替资源,决定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的容量的短板是()[2分]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风力资源

  • 22. 据图判断,此时()[2分]

    A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行星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是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的季节

  • 23. 六个月后地球上昼夜情况分布如图2中的()[2分]

    A

    B

    C

    D

  • 24.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2分]

    A城市的用地规模

    B城市的人口数量

    C城市的数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25. 武汉市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是()[2分]

    AK2线

    BAC线

    CAD线

    DAB线

  • 26. 将武汉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控制城市化进程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④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发展⑤集中布置工业区用地⑥分散城市职能[2分]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 27. 若图中X、Y、Z分别是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该地常年盛行风为西南风。那么()[2分]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居民区

    DY是工业区

  • 28. 若X、Y、Z为某均质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等级相同的小城镇的服务范围可能是()[2分]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 29.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2分]

    A0.775%

    B0.675%

    C0.885%

    D0.95%

  • 30. 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2分]

    A该地为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

    B②代表秘鲁寒流

    C丙地有上升流作用形成的大渔场

    D④代表千岛寒流

  • 31. 若此图为水循环示意图,甲为海洋,乙为陆地。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环节是()[2分]

    A

    B

    C

    D

  • 32. A-B-C景观差异属于()[2分]

    A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

    B从内陆向沿海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33. 地理环境各要素在A-B-C这个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2分]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距海洋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起伏

    D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