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一中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总分:2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玉山一中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材料二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6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16分]
  • 2. (18分)工业化进程是指从以农业占主导的社会经济向以工业占主导的社会经济转变,在近现代史上,实现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世纪3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产业革命,这次工业化是从英国的纺织工业部门开始的。自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机的时代,它改变了人类以人力、畜力、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使各种机器有了巨大的动力,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为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示范。——《英国工业化的几个特点》材料二1925年,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对于工业化问题,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解决道路问题。毛泽东以中国经济的落后性为前提,指出:中国的工业化,既不能走欧美式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也不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因此,选择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构想一直为全党所认同,直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毛泽东和党中央才真正放弃了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设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初探》(1)从材料一、二可看出英国的工业化进程与苏联相比有何不同?并简要评价苏联的工业化。(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哪三条工业化道路?(6分)(3)综合三段材料看英、苏、中三国的工业化道路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4分)[18分]

    A(1)从材料一、二可看出英国的工业化进程与苏联相比有何不同?并简要评价苏联的工业化。(8分)

    B(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哪三条工业化道路?(6分)

    C(3)综合三段材料看英、苏、中三国的工业化道路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4分)[18分]

  • 3. (18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光年间票号产生。票号又称票庄或汇兑庄,是晋商在全国贩销商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最早经营这项业务的是西玉成颜料庄,它在北京、天津、四川等地均设有分庄。起初,在京的山西同乡常把现银交给西玉成北京分庄,再凭北京分庄写的信,到西玉成总号取款。后来,西玉成总经理雷覆泰发现这种现款的汇兑业务是一个生财之道,便开始专营这一业务,号名改为“日升昌”。材料二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所谓挽外溢以足国者。”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材料三1980年4月,邓小平在与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的会谈中提到:“我们很穷,我们同世界失去了联系。我们需要世行帮我们赶上去。”同年5月15日,中国在世行的合法地位正式恢复。2010年世界银行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1)依据材料一,指出票号的职能。(2分)结合所学说明票号产生的条件。(4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盛宣怀办银行的目的。(6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世界银行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18分]
  • 4.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造成材料中“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2分]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中国农村封闭落后

    C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D宗法关系长期存在

  • 5.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作者论述的是[2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三大改造

  • 6.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2分]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垄断组织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 7. 据报道,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一举超越德国、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世行的这一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分]

    A世行投票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B只要中国不同意,任何重要决议都不可能通过

    C一国认缴股金份额多少和投票权大小由经济和财政实力决定

    D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

  • 8. 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百家争鸣等等。这些成语典故反映出当时[2分]

    A经济大发展

    B政治大动荡

    C文化大繁荣

    D社会大变革

  • 9. 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阳明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2分]

    A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

    C提倡“知行合一

    D赞成穿衣吃饭等“人伦物理”

  • 10. 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2分]

    A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B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尚的变革

    C洋务运动期间留长辫不利于机器操作

    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的法令

  • 11. 票证是鲜活的历史。图2能反映出当时中国①社会上崇尚勤俭节约②日用物资比较匮乏③生活必需品定量供给④实行计划经济体制[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2. 下表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以下分析符合史实的是年代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92.53.66.83.42.83.4[2分]

    A反映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B反映出经济“滞胀”局面未得到扭转

    C反映出“混合经济”带来了新效应

    D反映了“新经济”模式推动持续增长

  • 13. 关于下列图中两项水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都为应对经济危机增加就业而兴建

    B都由国家投资和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

    C都是专制集权政治的产物

    D是美英两国工业化的重要成就

  • 14.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2分]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 15.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2分]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 16.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表明黄宗羲[2分]

    A反对实行君主制度

    B指出了废除宰相的弊端

    C认为君主不能世袭

    D强调宰相职位应该世袭

  • 17. 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2分]

    A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

    B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

    C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局部实行市场经济

    D完全阻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18. 对下列当今经济区域集团的评述,正确的是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②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限于政治和军事领域③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④经济区域集团化完全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2分]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19.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洋务运动对中国传统经济冲击最大的是[2分]

    A创办近代企业

    B派遣留美学生

    C开设新式学堂

    D筹建近代海军

  • 20. 卢作孚于1926年创办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章程曰: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国家,个人为事业,事业为社会,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益的。材料体现的卢作孚的经营理念主要是()[2分]

    A培养员工的爱国主义精神

    B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

    C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D关注员工的价值,以人为本

  • 21. 图1所示的唐朝城市中,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的是[2分]

    A

    B

    C

    D

  • 22. 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2分]

    A手工工场

    B机器工厂

    C股份公司

    D垄断组织

  • 23. 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了命令:①“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②“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③“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④“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2分]

    A

    B

    C

    D

  • 24. 下表为20世纪末各地区、国家拥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对该图表所反映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国家/年份19891991199319951997美国167157159153175欧盟128134126148155日本111119135141112中国00024其他4748411410①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②②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特点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④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5.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2分]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

  • 26.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2分]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27. 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2分]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