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试题
A(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
B(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邓子恢1953年4月《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材料二下表是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材料三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2年底,我国有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34万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对每年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请回答:(1)材料一指出农业生产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新道路”指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是什么性质的经济?(1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2分)
C(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1分)相比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
D(4)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6分)[28分]
A国家海防力里有所增强
B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C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D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C证明了地圆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A由政府控制、私人参与的殖民贸易机构
B是一个纯粹性的贸易机构
C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需求
D最早由英国建立在印度浸略扩张的机构
A英国人相对保守,未能与时俱进
B大量殖民地存在转移了资金
C英国经济全面落后于美德
D英国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更高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
D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
A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
B机器业、矿冶业、食品工业、纺织业
C矿冶业、纺织业、食品工业、机器业
D机器业、食品工业、纺织业、矿冶业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C列强资本输出卷土重来
D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
A张謇提出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体现了他发展经济与里视人才并举的思想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张謇企业的迅速发展
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是张謇企业迅速衰落的直接原因
D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张謇企业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生,于利尽锥刀
A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A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B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
B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
C经济大危机波及到美国的知识界
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
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B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等工业设施
C农村正进行土地改革
D城市公私合营掀起高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A出现了工商业市镇
B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C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A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
B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
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人
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
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洋布物关价廉,竞争力强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
A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
C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
D注重运用价值规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