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盂县三中高一年级物理作业2013.9.30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时
D我国科学考察船在南极途中
A月亮
B云
C地面
D观察者
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
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
D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
A质点在A→B→C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2m,路程为4m
B质点在B→D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4m,路程为4m
C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m表示
D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m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
A每打完一列点就要切断电源
B不要移动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
C纸带一定要从两限位孔穿过,并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D侧向移动限位孔位置,在一条纸带上可以打出两列点,提高纸带的利用率
A
B
C
D
A物体在运动中所需的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大
B通过的位移越长,则速度就越大
C通过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越多,速度就越小
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就越大
A质点在前5s内的速度是8m/s
B质点在第7s末的速度是12m/s
C质点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是15m/s
D质点通过某一路段的速度为10m/s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A
B
C
D
A蹦床比赛中研究空中表演动作时的运动员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的帆船
C铅球比赛中研究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铅球
D乒乓球比赛中,对手眼中的旋转球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A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D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
A
B
C
D
A时刻
B时间
C位置
D位移
E平均速度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频率不稳定
C打点的振针压得过紧
D打点的振针压得过松
A“孙悟空”
B平台
C烟雾
D飘动的白云
A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7日17时38分发射
B每节课45min
C数学考试9:40结束
D周末文艺晚会举行了3小时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
A物体的位移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B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C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A电火花计时器应用6v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A物体运动的时间
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D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A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
C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
D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A交流电源的电压不稳定
B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C永久磁铁的磁性太弱
D振片的固有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有偏差
A时刻
B时间
C位置
D位移
E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