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

考试总分:2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3分)(2)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4分)(3)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3分)[10分]
  • 2. 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4分)答:[4分]
  • 3. 第四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词句,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答:[4分]
  • 4. 文章详细交代了妓女们安葬柳永的过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其用意是什么?(6分)答:[6分]
  • 5. 今年,中央文明委将进行全国文明城市复查。为了使益阳市这座美丽的城市更加富强、文明、和谐,学校食堂、公交车站、社区邀请你一起参与共同建设文明城市的活动,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要求:①突出所选场合特点;②符合对联要求,语言生动;③不能抄袭。(6分)①学校食堂:文明礼让,净化团队环境;(2分)答:。②公交车站:为人学礼貌;(2分)答:。③社区:构建文明和谐新社区;(2分)答:。[6分]
  • 6. [60分]
  • 7. 请描述上阕呈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个画面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3分)[3分]
  • 8. 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阕中是如何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5分)[5分]
  • 9. 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2),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4)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千古江山,。(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李清照《声声慢》)(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廉颇蔺相如列传》)(9),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贾谊《过秦论》)(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11)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1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2分]
  • 10. “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答:[4分]
  • 11. 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

    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

  • 12.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 13.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

  • 14.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

    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C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

  • 15. 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驯熟伶俐踌躇敛声屏气

    B挑唆笑魇帷幄白璧微暇

    C炮烙烟蔼迷惘弱不经风

    D杜撰朔漠寒喧弃甲拽兵

  •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 18. [3分]

    A

    B

    C

    D

  • 19.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 20. 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

    B法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

    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

    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 2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B

    C

    D

  • 22.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以汝为见[3分]

    A举孝廉不行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子卿尚复谁为乎?

    D为降虏于蛮夷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