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3常见的化学反应、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考试总分:2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8.1-8.3常见的化学反应、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如图为某药厂生产的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钙属于(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碳酸钙难溶于水,但进入消化道后能被吸收,主要是因为胃液中有含(3)每天服用的钙片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为克。(4)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了解和已有的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可作为补钙产品直接服用的是(填编号)。A.氧化钙B.氢氧化钙C.葡萄糖酸钙[每空2分]
  • 2.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填“导电”或“延展”)。(2)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填字母)。A.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B.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①写出化学式:A:;B:。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1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t(结果保留至0.1)。[每空2+2+2+2+2+2+4分]
  • 3. 有一袋已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固体样品,把该样品投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通入二氧化碳,沉淀质量与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CO2+Ca(OH)2===CaCO3↓+H2OCO2+CaCO3+H2O===Ca(HCO3)2]请回答下列问题:(1)Ca(OH)2由种元素组成,其中H元素与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生成沉淀最多时,参加反应的气体质量为g。(4)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过程写在纸上注明25(4),QQ上传作业里)[每空2+2+2+2+4分]
  • 4. 向12.2克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后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烧杯和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其中烧杯的质量为30克(已知Na2CO3+H2SO4===Na2SO4+H2O+CO2↑)。试计算:(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克。(2)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克?(3)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每空2+2+4分]
  • 5. 盐酸先生走迷宫,前面有很多妖魔鬼怪会“吃掉”它(即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或物质的溶液),盐酸先生必须避开它,否则会被“吃掉”。(1)试将盐酸走出迷宫不会被“吃掉”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用序号连接起来:。(2)写出“吃掉”盐酸的置换反应:。(3)盐酸想走捷径,从最近距离走出,却被“吃掉”,生成一种固体时叫“干冰”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4)用迷宫中的物质检验(3)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每空2分]
  • 6. 结合下列验证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实验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A中一定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2)实验B验证了氢氧化钙能与酸、作用。(3)实验C中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将A、B、C三个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后只得到了无色溶液,则最后得到的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每空2分]
  • 7. 下列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B为黑色固体,N为蓝色沉淀,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2)B→A的化学方程式为。(3)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为。[每空2分]
  • 8. 实验室有一瓶K2CO3和K2SO4的混合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对该混合溶液进行定量分析。他们经过讨论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a.按图甲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并装好药品;b.打开A中活塞,通入N2一段时间,再关闭活塞,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m1g;c.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关闭分液漏斗,再用针筒注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中测得锥形瓶中沉淀的数据如图乙;d.打开A中活塞,缓缓通一会儿N2;e.再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m2g。请你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24.36g沉淀中含有什么物质?(填化学式)。针筒注入稀盐酸时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原混合液中K2SO4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3)小明略加思考后说,通过D装置的质量变化可以求出混合溶液中K2CO3的质量分数,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理由是。(4)E装置的作用是[每空3分]
  • 9. 小婷和小彤在帮助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小婷很快就判断出其中一瓶是硫酸铜溶液。小彤把其他三种溶液分别编号成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如下实验:实验A+BB+CA+C现象无明显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有气体产生据此,小彤很快就分辨出了三种未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小婷判断出硫酸铜溶液的依据是。(2)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3)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4)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每空2分]
  • 10. 某学习小组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滴加酚酞试液,于是他们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酚酞试液,发现试液为无色。根据实验现象,同学们对反应后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溶质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甲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分析讨论】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实验探究】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搅拌。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在O-V1段中主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得出结论】甲同学的猜想中,(填序号)合理。【反思讨论】(1)学习小组结合图像,分析了丙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C.溶液质量逐渐增大D.Na2CO3溶液体积为V2时,溶液中有NaCl和CaCl2(2)小组同学讨论分析,发现烧杯内溶液的pH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发生改变,请你在图中帮他们绘制出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pH的变化图像。(在纸上完成,QQ上传到作业中)[每空3分]
  • 11. 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g。(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析出的原因是。(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过程写在纸上注明24(3),QQ上传作业里)[每空2+2+4分]
  • 12. 把锌片放入CuSO4溶液中,锌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进行猜想和分析,其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4分]

    A甲认为红色物质是铜

    B乙认为锌的活动性比铜强

    C丙推测气体是二氧化碳并检验

    D丁猜想CuSO4溶液呈酸性并验证

  • 13. 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正确的是()[4分]

    A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一定完全变质

    B若D为白色固体,则溶液A是Na2CO3溶液

    C若D为气体,则加入甲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样品已变质

    D若D为白色固体,且溶液C为红色,则样品一定是部分变质

  • 14.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不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4分]

    AO2、CuO、H2O

    BNa2CO3、Na2SO4、NaOH

    CFeSO4、FeCl2、Fe

    DCaCO3、CaCl2、CO2

  • 15. 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分]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 16.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4分]

    A

    B

    C

    D

  • 17. 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4分]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

  • 18. 某两种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属于()[4分]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9. 在进行下列实验时,必须用指示剂才可以证明它们能否反应的是()[4分]

    A氢氧化铜与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 20. 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4分]

    A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

    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 21.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分]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 22.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4分]

    AA

    BB

    CC

    DD

  • 23. 如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分]

    A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 24. 工业上常用空气中的氮气生产硝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分]

    A上述①②③④中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用H2O吸收NO2的过程中通入过量的O2可以提高硝酸的产量

    C反应②④都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①③均属于化合反应

    D在密闭容器中,将46gNO2溶于64gH2O中形成HNO3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8.2%

  • 25.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4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6.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4分]

    AA

    BB

    CC

    DD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