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中考专题训练三十四: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考试总分:3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成就中考专题训练三十四: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1年3月28日17时40分至22时,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其中19时40分左右和20时20分左右的太阳耀斑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29日17时50分左右,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可抵达近地空间。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气,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1)“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A.给予地球特别多的能量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D.使到达地球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多(2)“耀斑”出现在太阳的。A.核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3)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A.2007年前后B.2004年前后C.2001年前后D.2012年前后[每空2分]
  • 2. 今天是庚寅年五月初五。这里的庚寅年五月初五属于农历中的阴历成分,它是以变化周期为依据的。再过五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二十四节气是以划分的(填“地球自转”或“地球公转”)。[每空2分]
  • 3.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⑴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⑵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每空3分]
  • 4. 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⑴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有关⑵由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⑶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每空2,2,4分]
  • 5. 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我市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m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时间为留空时间)(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留空时间发射时间1号2号3号4号5号平均值8:002′11″2′05″1′40″1′56″2′03″1′59″9:401′07″1′12″1′02″l′09″1′20″1′10″11:202′04″2′07″1′58″1′47″2′14″2′02″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一个是。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B.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3)推动伞降火箭上升的动力,其施力物体是(填“燃气”、“空气”或“地球”)。[8分]
  • 6. 2009年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二),我国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建成了第一个考察站――昆仑站,位于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海拔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一直被国际南极考察界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在对冰穹A考察前,从未有人类的足迹到达过那里。可见昆仑站处在南半球,同时也在半球,这一天最接近的月相是。(填“新月”、“上弦月”、“满月”或“下弦月”)[每空2分]
  • 7. “嫦娥一号”发回第一张月面照片后,受到许多网友的质疑,如图。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对此进行解释。请你解释一下同一个地方出多出一个小坑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请你作出猜想。。我国为什么要探测月球,请你至少举出点理由。[每空3分]
  • 8. 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而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9万千米,若太阳光和激光都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进行传播,则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是秒,从地球上发出的激光到达月球是秒。[每空2分]
  • 9. 质量为80千克的某探测器,到月球后的重量将,质量将。[每空2分]
  • 10. 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其原因是;在地球上看月球,总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每空2,3分]
  • 11. 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可以观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如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该图中,金星的位置在什么地方?。(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还是月食形似?。(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简单说说理由。。[每空2,2,4分]
  • 12. 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X号”登月开始了,而你就作为一名宇航员到月球上进行考察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2分]

    A在月球上行走像在水中漫步一样,轻飘飘的,可以跳跃很远

    B虽然是白天,但天空却像地球的晴朗黑夜一般,繁星满天

    C月球上万籁俱寂,宇航员的脚步声显得震耳欲聋

    D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

  • 13.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º、南纬1.50º的预定撞击点。此前,它传回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径1737646m和极区半径1735843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月球上也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

    B月球形状与地球相似,也是一个正球体

    C减少太空垃圾是“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的原因之一

    D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听不到撞击产生的爆炸声

  • 14. 如图是天体系统层次图,其中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2分]

    A

    B

    C

    D

  • 15. 第一颗由两岸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彗星——鹿林彗星,今年2月经过地球附近,之后逐渐远离太阳系,将永远从太阳系消失。通过研究,鹿林彗星每秒散发出将近3.6吨水。下列关于鹿林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B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C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冰

    D它绕日公转的周期为76年

  • 16.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22天,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符合事实的是()地球月球年龄45亿年45亿年自转周期24小时27.3天表面积5.1×108平方千米3.8×107平方千米周长40075千米10927千米[2分]

    A地球的一月是月球的一年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C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等

    D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 17. 火星冲日就是火星位于日地连线上,且与地球同位于太阳的一侧。2003年8月29,火星、地球和太阳依次排成一条直线,而且与太阳“此升彼落”。在如图中能反映这天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2分]

    A

    B

    C

    D

  • 18. 若你是未来的宇航员,在“神舟X号”宇宙飞船舱内,进行下列实验,估计最难完成的是()[2分]

    A用温度计测温度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C用天平测航天手表的质量

    D用航天手表测量自己离开地球的时间

  • 19. 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研究。下列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土星的是()[2分]

    A

    B

    C

    D

  • 20. 为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联合国于2007年通过决议,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IYA2009),主题是“探索我们的宇宙”。下列几个与天文有关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2分]

    A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作出决定,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

    B冥王星不再属于太阳系,成为其他恒星系了

    C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D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 21. 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中暸望地球,能够感受到或看到的是()[2分]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上面有无数根的经线和纬线

    B地球的地轴和两极

    C地球的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D我市境内的古田山脉的走向

  • 22. 农历初一时,假设你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看到的应该是什么样子?()[2分]

    A像地球上看到的满月

    B像地球上看到的新月

    C像地球上看到的上弦月

    D像地球上看到的下弦月

  • 23.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太阳的大小与月球差不多,因为平时看上去两者差不多大小

    B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有线电视收看

    D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

  • 24. 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当时,人们对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据此你认为是()[2分]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的故障

    C外界杂波的干扰

    D太阳活动的影响

  • 25. 科学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新的科学理论或学说通常是在补充、修正甚至推翻原有理论或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下选项的各组理论或学说间,未体现以上过程的是()[2分]

    A天圆地方说→大陆漂移说

    B神创论→达尔文的进化论

    C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

    D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的核式原子结构模型

  • 26. 小明复习时对知识进行梳理,下面四种知识的排序错误的是()[2分]

    A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株

    B宇宙的结构层次: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C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夸克→质子(或中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D大恒星的演化过程:大恒星→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

  • 27. 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的外墙采用篆书来装饰,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2分]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绕地球运动

    D太阳活动的强弱

  • 28.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之后,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上与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6。下列能在月球上完成的活动是()[2分]

    A直接跟同伴对话

    B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人在月球上能比在地球上跳得高

    D放风筝

  • 29. [2分]

    A

    B

    C

    D

  • 30. 以下哪项与月球无关的是()[2分]

    A月食

    B日食

    C月相

    D钱塘江海水的涨落

  • 31. 如图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该实验是模拟()[2分]

    A板块的运动

    B细胞的生长

    C分子的运动

    D宇宙的膨胀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