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江苏省助理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C)
A宏观物流
B微观物流
C社会物流
D区域物流
A商物分流说
B黑大陆说
C冰山说
D效益背反说
A123
B231
C132
D321
A任意进出
B快进快出
C先进先出
D随进随出
A流通加工与配套结合;
B流通加工与节约相结合;
C流通加工与运输相结合;
D流通加工与合理商流结合。
A充分利用仓库高度,提高仓储利用率;
B货物不受上层重压;
C进出库方便;
D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操作。
A20吨,200吨
B100吨,1000吨;
C500吨,5000吨
D1000吨,10000吨。
A有固定的航线,有固定的运价;
B有固定的航线,没有固定的运价;
C没有固定的航线,有固定的运价;
D没有固定的航线,没有固定的运价;
A一次保险,一张单证
B一次保险,三张单证
C三次保险,三张单证
D三次保险,一张单证
A货主的提单
B运货提单
C货物托运单
D结算运费清单
A协作式多式联运的组织者是由参加多式联运的各种方式运输企业和中转港站共同组成的运机构
B衔接式多式联运的全程运输组织业务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完成的
C协作式多式联运体制下各区段运输企业不需要承担运输衔接工作
D衔接式多式联运体制下运输衔接工作时有多式联运经营人完成的
A配送中心;
B保管区
C动管拣货区;
D上层货架。
A共同配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B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力
C共同配送的自主性强,随时出车,不受约束
D共同配送可以使物流业管理产生“水龙头”效应
A第三方物流
B第四方物流
C物流中心
DERP系统
A跨越国家界限
B发生在不同的独立关税领土之间
C及到多种不同的运输工具
D面临的语言、法律环境等完全不同
A进口方总负责;
B出口方总负责;
C不同的承运人各自承担各自负责;
D国际多式联运的的经营者总负责
A80%
B100%
C110%
D150%
A海上运输费用;
B保险费用
C装船费用
D卸货费用
A集体主义;
B共产主义;
C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D为人民服务。
A顾客至上,公平交易;
B质量第一,精益求精;
C为人师表,诲人不倦;
D防病治病,救死扶伤。
A社会荣誉不同;
B分工不同;
C起码要求;
D全部要求。
A以降低总物流成本为目标
B提供增值物流服务
C价格竞争
D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的特殊服务
A消防工作
B有毒、有害和危险品的安全技术
C环保工作
D安全运输
A装运整合
B分类和交叉站台
C加工/延期
D堆存与保管
A重量对应
B形状对应
C分层堆放
D五五堆放
A价格验收
B质量验收
C包装验收
D数量验收
A速度快
B机动性大
C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比铁路少
D可以根据货运的需求随时启运;
A通风集装箱散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
B散货集装箱通风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
C通风集装箱散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框架集装箱开顶集装箱;
D散货集装箱通风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框架集装箱开顶集装箱;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A平板托盘箱式托盘柱形托盘;
B箱式托盘平板托盘柱形托盘;
C箱式托盘柱形托盘平板托盘;
D平板托盘柱形托盘箱式托盘;
A联合体的经济效益
B联合体应变能力的强弱
C与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
D相关竞争对手的状况
A以客户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B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C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D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A物流成本管理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
B物流管理已经越来越注重整个物流过程的整合;
C客户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D高效的物流系统往往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A企业特长
B企业资源
C成本因素
D物流服务
A成本诱因
B财务制度
C管理制度
D人力资源
A关注外部客户
B关注内部客户
C价格
D时间管理
A自营营业仓库
B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的经营制度
C实行不定期供货
D依靠自身的流通体系
A滚动预算
B弹性预算
C固定预算
D零基预算
A非零售包装
B标识小型的零部件
C零售商品编码
D仓储管理
A物资
B商品
C货物
D物品
A城市物流
B港口物流
C逆向物流
D采购物流
A(1)(2)(3)(4)
B(1)(2)(4)(3)
C(2)(1)(3)(4)
D(3)(2)(1)(4)
A0—75%
B0—60%
C80—90%
D90%以上
A采购合同或订单所规定的具体要求和条件;
B议价时的合格样品;
C以前的货物品质;
D各类商品的国家品质标准或国际标准。
A不创造使用价值,增加价值;
B具有服务性;
C具有连续性和均衡性;
D创造使用价值。
A5000吨,10000吨;
B10000吨,15000吨;
C15000吨,24000吨;
D20000吨,28000吨。
A可以高速运输;
B节能;
C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
D运输批量大。
A载驳船
B驳船
C杂货船
D滚装船
A流转中心
B配送中心
C物流信息中心
D储存中心
A0.1%
B5.77%
C25%
D94.3%
A专配型
B集配型
C共配型
D混合型
A降低成本
B减少物耗
C节约资金
D管理利益
A免收运费
B与货物一同计费
C单独计费
D视情况而定是否计费
A《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B《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C《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D国际法中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相关规定
A整箱货交接;
B拼箱货交接;
C货运站交接
D集装箱堆场交接
A由于研究的内容不同,不同的学科对信息有不同的定义
B信息的价值是永久有效的,它不具有生命周期。
C真实性是信息的第一性,不符合事实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D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它揭示数据内在的含义
A商流
B物流
C信息流
D资金流
A季节储备
B经常储备
C保险储备
D流通储备
A利润价值
B成本价值
C物流系统功能价值
D国民经济价值
A材料轻薄化
B提倡“绿色包装”
C回收/再利用
D一直保持原包装
AMRP
BMRP-II
CERP
DCRM
AMRP
BMRP-II
CERP
DCRM
A核对包装;
B核对凭证;
C核对帐卡;
D核对实物。
A保养;
B保管;
C盘点;
D检查。
A重量计量设备
B流量计量设备
C长度计量设备
D计数计量设备
A不可缺一的整体
B步步登高
C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
D循序前进
A集货是将分散、需要配送的货物集中起来,以便进行分拣和配货。
B分拣是将需要配送的货物从储位上拣取出来,配备齐全,并按配装和送货要求进行分类,送入指定发货地点堆放的作业。
C配载是指将拣取分类完成的货品经过配货检查,装入容器做好标记,再运到发货准备区,等待装车发送。
D送货是将配好的货物按照配送计划确定的配送线路送达用户指定的地点,并与用户进行交接。
A以客户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B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C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D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A由供应商直接将用户或零售商需要的商品配送到指定的地点;
B在配送中心存储货物,然后根据用户需要对存储货物进行配送的模式;
C配送中心充当转运站的模式;
D在配送中心进行生产辅助加工后再进行配送的模式。
A由供应商直接将用户或零售商需要的商品配送到指定的地点;
B不设置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
C配送中心不具有专门的存储功能,而是充当一个转运站角色的模式;
D在配送中心进行生产辅助加工后再进行配送的模式。
A指定的发运地
B指定的转运地
C指定的装运港
D指定的目的港
A进口方总负责;
B出口方总负责;
C不同的承运人各自承担各自负责;
D国际多式联运的的经营者总负责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AFOB下的价格
BCFR下的价格
CCIF下的价格
D三种贸易术语下的价格相同
A条码由条码符号和人工识读代码两大部分构成
B条码符号由黑白(或深浅色)相间、长短不同、宽窄一样的规则排列的线条组成
C一般的一维条码可以表示数字、字母和汉字
D条码技术不属于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
A独立需求和从属需求
B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
C管理需求和操作需求
D生产需求和库存需求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金
C人力资源
D所有上述资源
A客户
B市场
C利润
D规模
A临时储位为主,储量最大
B临时储位为主,储量一般
C固定储位为主,储量可小
D固定储位为主,存量大
A重视主观评价和激励
B结构分明的组织和责任
C以满足严格的定量目标为基础的激励
D严格的成本控制
E注重服务质量
A装运整合
B分类和交叉站台
C加工/延期
D堆存和保管
E运输
A需求模式的地理性差异
B需求模式季节性变化
C需求的随机波动只占比重的大小
D需求是规律的还是不规律的
E客户需求的独立性与否
A询价
B合同审批
C合同跟踪
D缺料预测
E计划审查
A代理人不必了解航空公司出港货物的操作程序,因为其不直接进行操作;
B货主委托代理承办航空货运出口业务的依据是委托书。
C国际航空货运中,托运书应该由托运人自己填写,而且必须在上面签字或盖章;
D货运代理公司对托运书进行的合同评审,发生在单证操作后;
E航空货运单是发货人结汇的主要有效凭证;
A口岸仓库
B中转仓库
C加工仓库(工厂)
D存储仓库
E通用仓库
AEDI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商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
BEDI俗称“无纸贸易”
CEDI传输的信息是标准化格式化的数据
DEDI信息交换的过程一般需要人工干预
EEDI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A降低管理成本
B提高服务质量
C降低运营成本
D专注于核心业务
E大多数企业已经将物流外包
A仓库温湿度要求
B数量要求
C对库房、场地、设备的要求
D对储存时间、距离、间隔的要求
E安全要求。
A适合运输的货物种类范围有限;
B不便于理货,减少货损货差;
C增加了货运费用,减少了载货量
D不利于提高运输效率;
E还不能完全适应国际多式联运
A价格
B先进性
C服务
D位置
E供应商存货政策
A系统外协
B系统接管
C系统剥离
D合资
E管理型合同
A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装船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B按照约定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
C办理货物投保手续并支付保险费用
D货物装船后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
E向买方提交全套单据或EDI
A树立合作双赢的理念
B讲求诚信经营
C加强沟通
D完善市场调研
E寻找具有相近物流理念的合作伙伴
A实质流动
B实质存储
C信息流通
D管理协调
E后勤保障
A物流战略规划
B物流成本管理
C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D物流库存控制
E物流作业组织
A所有权间隔
B场所间隔
C时间间隔
D心理间隔
E使用权间隔
A消除交叉运输
B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
C提高物流系统末端的经济效益
D实现运输系统的合理化
E简化手续,方便用户
A延迟策略
BJIT策略
C转运策略
D联盟策略
E集运策略
A处理订单或送货单,形成拣货指示的时间;
B行走或搬运货物的时间;
C等待卸货的时间;
D准确找到货物储位并确认所拣货物及数量的时间;
E将货物分类集中的时间。
A第三方物流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之上
B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系列物流服务
C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的服务
D第三方物流是大众化的服务
E第三方物流建立在客户服务基础之上
A作业利益
B战略利益
C管理利益
D加工流通利益
E经济与财务利益
A增加库房高度
B增加货垛高度
C缩小库内通道宽度
D减小库内通道数量
E增大货垛的长度
A全对象质量管理
B全过程质量管理
C全面成本管理
D全面服务质量管理
E全员质量管理
A拼装;
B加固;
C换装;
D分装;
E拆装。
A40英尺
B30英尺
C20英尺
D10英尺
E5英尺
A计量单位
B单位价格金额
C计价货币
D信用证
E贸易术语
A计算机硬件
B计算机软件
C通信网络
D信息和数据
E相关的人员
A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
B安全有效的存贮和管理信息
C方便快捷的信息访问
D优化决策的信息分析
E在信息系统中占据主导和核心地位。
A改善企业的经营模式
B拓展市场空间
C满足企业实现信息化的需要
D改善与上下游客户关系有关的商业流程
E顺应企业“触网”的潮流
A整理
B加工
C储存
D交换
E集成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