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度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一
A石灰剂量
B石灰土的龄期
C含水量
D密实度
A10;
B5;
C15;
D30
A50-100;
B100-150;
C150-200;
D200-250
A土围堰
B土袋围堰
C钢板桩围堰
D套箱围堰
A13;
B14;
C15;
D16
A出土量
B注浆量
C注浆压力
D盾构姿态
A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B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和非弹性压缩
C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沉陷
D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A生物处理法
B活性污泥法
C物理处理法
D化学处理法
A可以不取得所属单位的同意和配合
B给水、排水、燃气、电缆等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必须能正常使用
C加固后的线杆、树木等必须稳固
D各相邻建筑物和地上设施在施工中和施工后,不得发生沉降、倾斜、塌陷
A80km/h;
B90km/h;
C100km/h;
D120km/h
A机械配合人工
B人工
C人工配合机械
D机械
A1/250;
Bl/300;
C1/400;
D1/450
A45%;
B55%;
C65%;
D75%
A膨润土
B盐渍土
C砂砾土
D炉渣土
A碾压及夯实
B排水固结
C换土垫层
D置换及拌入
A钢尺
B直尺
C塑料尺
D皮尺
A(砾)石和砂砾—砂性土—粉性土和黏性土
B(砾)石和砂砾—粉性土和黏性土—砂性土
C粉性土和黏性土—砂性土—(砾)石和砂砾
D砂性土—(砾)石和砂砾—粉性土和黏性土
A抓斗式
B回转式
C冲击式
D桩排式
A20~50;
B50~80;
C80~110;
D110~140
A污池消化池;
B沉砂池
C二次沉淀池;
D污泥浓缩池
A混凝土结硬后刚度大,变形小、强度的安全可靠性强
B可调整轴力而有效控制围护墙变形
C安装、拆除施工方便,可周转使用,支撑中可加预应力
D施工工艺要求较高
E围护结构处于无支撑的暴露状态的时间长、软土中被动区土体位移大,如对控制变形有较高要求时,需对被动区软土加固
A占地面积小
B需要板桩围护
C与大开挖相比较,挖土量小
D对邻近建筑的影响比较小
E操作简便,无须特殊的专用设备
A梁下空间利用的可能性,地面下埋设物的障碍对架设安装的影响程度
B架设地点上空安全高度有保证
C架设时外界噪声、振动等对安装的影响程度
D电力来源情况
E预制梁、板及施工机械的运输道路条件
A渗透性低
B内摩擦小
C流塑至软塑状
D塑性变形好
E渗透性高
A工具管接触或切人土层后,自下而上分层开挖
B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200范围内不得超挖
C采用手工掘进时,工具管进人土层过程中,每顶进0.3m,测量不少于1次
D管道进人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1.0m测量一次,纠偏时增加测量次数
E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
A树木栽植
B草坪建植
C花坛花境建植
D修建假山
E修建园林
A城市快速路建设
B城市环路建设
C城市主干路建设
D次干路的养护与维修工程
E立交桥建设
A层数不宜过少
B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C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面层与基层之间应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或采用沥青封层
D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E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A碎石土
B砂土
C暗沟
D暗塘
E粉土
A木结构桩架
B钢结构桩架
C履带式桩架
D导轨式桩架
E轮胎式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