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八)土地法制与监察

考试总分:6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八)土地法制与监察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我国法律体系中规定了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内容,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规定了土地相邻权,规定了土地产权等的法律责任制度的法律为()。[1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2. 《土地复垦规定》属于土地法律体系中的()。[1分]

    A法律

    B土地行政法规

    C地方性土地法规

    D土地行政规章

  • 3. 土地法律体系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由()制定的。[1分]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D司法部

  • 4. 土地法律体系中的土地行政法规是由()制定的。[1分]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土资源部

    D司法部

  • 5. 县级人民政府非法批地的土地违法案件应由()管辖处理。[1分]

    A县级人大或其常委会

    B省级人大或其常委会

    C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D省高级人民法院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个月未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分]

    A

    B

    C

    D十二

  • 7. 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临时使用土地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年。[1分]

    A1

    B2

    C3

    D4

  • 8. 对于土地监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A土地监察对象包括土地管理的相对人

    B土地监察的内容是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的进行检查

    C土地监察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D土地监察是一种司法监察活动

  • 9. 在土地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基本对等的法律关系是()。[1分]

    A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

    B国家依法管理土地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C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D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

  • 10. 下列不属于土地违法行为的是()。[1分]

    A非法买卖土地的行为

    B非法侵占挪用征地费的行为

    C破坏耕地的行为

    D土地评估机构明显高估或低估土地价格的行为

  • 11. 下列应承担土地行政法律责任的是()。[1分]

    A土地管理部门未对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进行处分的

    B在土地使用权人所使用的房屋周围挖沟引水造成地基下沉的

    C在平房前建造高楼,影响后方住户采光的

    D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情节、性质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

  • 12. ()是构成一切土地法律关系的基础。[1分]

    A土地管理权法律关系

    B土地所有权法律关系

    C土地使用权法律关系

    D土地保护法律关系

  • 13. 上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对下级政府审批土地的情况进行检查属于()。[1分]

    A内部监察

    B外部监察

    C自力监察

    D事后监察

  • 14. 对破坏耕地的行为做出处罚的单位是()。[1分]

    A乡镇人民政府

    B村民委员会

    C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

    D县级以上农业管理部门

  • 15. 下列不属于非法转让集体土地的行为的是()。[1分]

    A将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单位或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

    B将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有偿或无偿转让给单位进行非农业建设

    C将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出租给单位或者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

    D因破产等情形致使集体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

  • 16. 土地法律体系中地方性土地法规是由()制定的。[1分]

    A省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务院

  • 17. 通过土地监察,对已发生的问题进行补救处理,制止土地违法行为对社会利益的继续侵害,属于()。[1分]

    A事前监察

    B事中监察

    C事后监察

    D自力监察

  • 18. 可以在集体土地使用权法律关系中作为发包人参加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是()。[1分]

    A乡镇企业

    B供销社

    C信用社

    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19. 下列应承担土地民事法律责任的是()。[1分]

    A土地管理部门未及时进行土地登记而造成土地使用权人权益受损的

    B未经土地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更改土地用途的

    C在土地使用权人所使用的房屋旁挖沟引水致使地基下沉的

    D政府管理部门违反规定非法批地的

  • 20. 因非法批准而使用土地的当事人如拒不退还所使用的土地应当承担()。[1分]

    A非法占用土地的法律责任

    B赔礼道歉

    C破坏耕地的法律责任

    D行政赔偿

  • 21. 土地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2,0.5分]

    A

    B行为

    C土地法律关系涉及的人

    D土地法律、法规的制定者

  • 22. 土地法律关系一般来说具有的特征包括()。[2,0.5分]

    A土地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土地的过程中,依法所发生的一种社会关系

    B土地法律关系是一种意志关系,是社会关系参加者在国家意志指导下结成的一种关系

    C土地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

    D土地法律关系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

  • 23. 土地法律责任的种类可以分为()。[2,0.5分]

    A土地经济法律责任

    B土地民事法律责任

    C土地行政法律责任

    D土地刑事法律责任

  • 24. 土地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因违反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包括()。[2,0.5分]

    A赔偿损失、罚款

    B停止伤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C赔礼道歉

    D警告、记过

  • 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5分]

    A乡镇企业使用农用地,应先报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设区的市、自治州批准农用地转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地后,再由省级人民政府办理建设项目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或划拨

    C农用地转用审批权在省级人民政府,而征用土地审批权在国务院,先报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再办理农用地转用

    D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国务院,而征用土地审批权限属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的,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时,同时批准征用土地和建设用地。

  • 26. 下列属于土地行政诉讼一般原则的是()。[2,0.5分]

    A被告负责举证的原则

    B回避原则

    C不适用调解原则

    D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 27. 下列有关土地行政案件起诉期的说法正确的是()。[2,0.5分]

    A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拆

    B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拆

    C向人民法院起拆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天内提出

    D对行政处罚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起拆的,在3个月内提出

  • 28. 下列属于土地违法案件处理基本原则的是()。[2,0.5分]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B协同办案原则

    C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D不适用调解原则

  • 29. 下列属于土地行政法规的是()。[2,0.5分]

    A《土地管理法》

    B《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C《土地登记规则》

    D《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 30. 土地法律关系的变更包括()三类。[2,0.5分]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内容变更

    D土地数量的变化

  • 31. 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对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可以做出的行政处罚有()。[2,0.5分]

    A刑事处分

    B没收转让所得

    C罚款

    D地上建筑物收归国有

  • 32. 对非法批地行为的处罚有行政处分和刑事责任,其依据是()。[2,0.5分]

    A《国务院关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

    B《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C《国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 33. 甲县在乙县有一块飞地,丙县某单位经乙县土地管理部门批准使用该土地,甲县土地管理部门认为该单位属于违法占地,则该土地案件的管辖及处理正确的是()。[2,0.5分]

    A甲县土地管理部门认为该单位违法占用土地,应由甲县土地管理部门管辖此案件

    B违际违法单位是乙县土地管理部门

    C由乙县土地管理部门管辖此案件

    D应该由甲、乙共同的上级主管部门管辖

  • 34. 土地监察按监察的活动范围划分为()。[2,0.5分]

    A普通监察

    B内部监察

    C外部监察

    D专门监察

  • 35. 土地违法案件的特点是()。[2,0.5分]

    A发案率高

    B具有行政处罚和司法监督两重性

    C处理难度大

    D属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案件

  • 36. 土地法调整的对象包括()。[2,0.5分]

    A调整人与土地的法律关系

    B以国家为主体,直接行使土地管理权的社会关系

    C不以国家为主体,间接参与土地管理的社会关系

    D调整土地与土地的法律关系

  • 37. 我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第三款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2,0.5分]

    A侵占

    B买卖

    C出租

    D交换

  • 38. 土地法调整方法包括()。[2,0.5分]

    A民事调整方法

    B刑事调整方法

    C行政调整方法

    D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调整方法

  • 39. 土地违法行为的构成包括()。[2,0.5分]

    A违法行为的客体

    B土地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C土地违法行为的主体

    D土地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 40. 下列属于土地监察对象的是()。[2,0.5分]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

    C用地单位和个人

    D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

  • 41. 在土地监察活动中,由于监察对象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的不同,土地监察的基本方法包括()。[2,0.5分]

    A超前控制方法

    B跟踪检查方法

    C目标管理方法

    D土地违法案件处理的特殊方法

  • 42. 根据()的有关规定,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机关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2,0.5分]

    A《土地管理法》

    B《土地违法案件处理暂行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43. 土地违法案件必须具备的要素有()。[2,0.5分]

    A必须有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

    B土地违法行为必须达到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度

    C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土地非法行为,必须经土地管理部门受理和立案

    D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 44. 关于土地法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5分]

    A土地法既包括财产法规范,又包括行政法规范

    B土地法既包括实体法规范,又包括程序法规范

    C土地法既包括民事法规范,又包括刑事法规范

    D土地法既包括强制性规范,又包括任意性规范

  • 45. 土地法律关系的主体是非常广泛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2,0.5分]

    A国家

    B国家机关

    C社会组织

    D公民

  • 46. 土地违法行为的种类包括()。[2,0.5分]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责任

    D其它

  • 47. 对破坏耕地行为的处罚有()。[2,0.5分]

    A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

    B罚款

    C刑事责任

    D行政处分

  • 48. 土地违法案件处理的目的是()。[2,0.5分]

    A维护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

    B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C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

    D宣传法律、预防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

  • 49. 土地行政违法行为在法律上不认为是犯罪,故不应承担法律责任。()[1分]

    A

    B

  • 50. 土地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指土地违法行为的主体必须在行为上有过错,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土地关系的结果而没有预见,以致给社会造成危害的,不认为是违法。()[1分]

    A

    B

  • 51. 《土地管理法》规定,享有土地行政行为的机关是省级以上的土地管理部门。()[1分]

    A

    B

  • 52. 土地监察的工作人员随时都可以进入现场进行监察或勘测。()[1分]

    A

    B

  • 53. 土地法律关系是指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1分]

    A

    B

  • 54. 按土地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所处的地位进行划分,土地法律关系分为自愿性法律关系和强制性法律关系。()[1分]

    A

    B

  • 55. 对“未经批准非法占地”和“骗取批准非法占地”这两种违法行为,在具体定性时要注意其区别,在处罚方式上也不相同。()[1分]

    A

    B

  • 56. 行政诉讼案件,如果当事人任何一方对一审判决不服的,都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2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定的,应在15日内上拆,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一审判决或裁定便发生法律效力。()[1分]

    A

    B

  • 57. 土地监督检查的对象是指土地管理的相对人,既一切与土地发生法律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1分]

    A

    B

  • 58.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处罚方式包括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是指为此而取得的价金,及限期拆除或没收新建的建筑物或其他设施。()[1分]

    A

    B

  • 59. 破坏耕地行为的认定,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耕地质量受到破坏。()[1分]

    A

    B

  • 60. “骗取批准非法占地”是行为人申请用地时有骗取批准的主观故意,实施骗取行为后,已取得了用地批准文件,即为“骗取批准非法占地”。()[1分]

    A

    B

  • 61. 土地违法案件的立法机关和处理机关均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在法律规定职权范围内,对处于被管理的公民或法人的违法行为做出单方面的处罚决定,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刑事处分。()[1分]

    A

    B

  • 62. 土地法律关系的客体只有土地。()[1分]

    A

    B

  • 63. 土地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意志所起的作用或实现的程度是比较小的,土地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往往不单纯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而是严格受国家控制的。()[1分]

    A

    B

  • 64. 土地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土地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享有者和承担者,享有权利的一方为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为义务主体,土地法律关系中一般说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1分]

    A

    B

  • 65. 土地法调整的对象是土地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以土地为客体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1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