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8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9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全真模拟试卷(6-A)
A前置程序
B审标程序
C上报程序
D批准程序
A控制性详细规划
B分区专项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
A县所在市人民政府的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
C镇人民政府
D县所在市人民政府的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A1989年9月2日
B1990年4月1日
C1991年9月2日
D1989年10月1日
A土地所有权的转让
B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让
C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D有期限的土地所有权和无期限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A凡有权解释的均是
B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权解释
C具有特殊效力的有权解释
D具有普通约束力的有权解释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经济环境
D交通环境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附件
B建设基地的土地使用权权属证件
C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证件
D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件
A公路桥梁
B公路环山道
C河底公路
D国道
A七个
B六个
C五个
D四个
A社会经济发展
B土地使用
C经济可持续发展
D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A决策硬技术和决策软技术
B决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
C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
D数学技术、计算机技术
A按工业建设比重
B按性质与工业建设比重
C按影响力大小
D按历史性质
A法律法规
B城市管理机构
C政府部门
D城市建设部门
A商业区
B工业区
C闹市区
D重点旅游区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⑦
A工作效率
B管理能率
C管理效益
D管理效率
A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
B支付赔偿金
C口头道歉并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
D书面致歉并支付赔偿金
A高水平原则、高速度原则、高时效原则
B高效率原则、高水准原则、高时效原则
C高质量原则、高速度原则、高水准原则
D高效率原则、高质量原则、民主化原则
A依据宪法,符合宪法,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依据法规,符合法规,不得与法规相抵触
C依据规章,符合规章,不得与规章相抵触
D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C《城市规划条例》
D《城建监察规定》
A所有城市及建制镇
B直辖市、市、镇
C直辖市、建制市
D直辖市、建制市、建制镇、集镇
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分区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A220;4m×4m
B160;不小于4m×4m
C200;3.5m×4m
D180;不小于3.5m×4m
A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B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C编制城市规划各个
D编制综合规划
A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B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C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D相当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A由该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
B由建设部组成特别指导小组
C由该地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一个指导小组
D由该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A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B工程开工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可行性研究报告
A进行规划
B分派使用权
C收回
D实行征用
A保密局
B全国人大常委
C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D国务院
A所有
B特大
C大、中等
D中小
A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B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
C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D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A①⑦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A从狭义上讲,法律是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B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管理权的存在与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C在特殊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一些虽然与现行法律相抵触但合乎情理的措施
D行政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A特殊保护
B相关保护
C全面保护
D总体保护
A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B引进外资,进行土地有偿出让
C增建市政设施,提高市政设施容量
D改善道路交通状况
A<0.5
B<0.8
C≥1.0
D≥1.5
A行政职权必须由法律授权,行政职权必须依法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由行政机关决定
B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要求行政主体在其法定的权限内行使行政职权,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
C行政职权依法确定,行政职权依法行使,行政授权有法可依
D行政职权可依法扩大或缩小,行政职权依法行使,行政授权无需法律规定
A拟订计划、组织实施、公关协调、监督检查、管理控制
B贯彻执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沟通、监督控制、选人用人
C计划、执行、组织、协调、监督、选人、公关、管理
D贯彻执行、计划决策、组织实施、选人用人、公关协调
A规范国家对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规则,保障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有效行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B用来规范国家对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规则
C用来保障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有效行使
D用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A1989年10月13日
B1989年12月26日
C1990年12月26日
D1989年4月1日
A由城市上一级人民政府在审批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B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C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
D由城市同级人代会或常委会划定
A持出让合同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后
B持出让合同半年后向当地人民政府办理土地使用权属证明
C持出让合同依法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D持出让合同直接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使用权属证明
A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
B土地适用性质
C土地价值评定
D土地区位关系
A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A4
B3
C2
D5
A10
B9
C8
D7
A甲级
B乙级
C乙级以上
D丙级
A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
C远景规划和近期规划
D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
A有限期
B无限期
C有偿管理
D分派
A植林
B护林
C营林
D养林
A5
B6
C7
D8
A国务院
B省人民政府
C所在城市人民政府
D省人民政府下属建设厅
A5
B7
C10
D15
A优化决策结构
B决策的民主化是核心
C提高决策技术
D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
A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中介
B管理目标、管理人员、管理对象、管理组织、管理机制
C管理目标、管理人员、管理对象、管理法规、管理中介
D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实施、管理审批
A城市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大修和养护
B城市规划区内公路和桥梁工程的大修和养护
C城市道路需要设置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建设
D为解决施工期间临时交通而设置的便道和便桥建设
A国家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结合
B拍卖、招标或双方协议
C城市人民政府出面拍卖、招标或与城市人民政府协议
D一次性转让
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详细规划
C城镇综合规划
D城市规划
A行政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享有管理权力的管理者
D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当事人
A编制、审批、实施、监督
B实施管理、监督检查
C编制、审批、实施
D实施管理、监督检查、行政复议
A以上一层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为编制依据
B以城市规划和有关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编制依据
C以城市综合规划为编制依据
D以城市或地区的现状条件和自然、地理、历史特点为编制依据
A建筑物外轮廓线投影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
B建筑物外轮廓线投影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C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
D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A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B长期准备、平战结合、协调发展
C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D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A30
B40
C50
D60
A公正、公开、公平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D公正、公开
A6
B7
C8
D9
A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B地方军区和军事委员会
C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
D中央军事委员会
A一年
B六个月
C三个月
D两个月
A综合性
B政策性
C超前性
D绿化性
A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B城市规划设计
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D城市规划审计部门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4月1H
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4月1日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A1988年1月21日
B1988年9月1日
C1988年7月1日
D1988年8月1日
A建筑容积率
B建筑密度
C城市人工环境容量
D自然环境容量
A未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就使用的建设用地
B经非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使用的建设用地
C在本单位范围内对主体建筑进行扩建所使用的建设用地
D擅自改变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土地使用性质的建设用地
A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
B全国范围内的直辖市和建制市
C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D城市规划区的村、镇(乡)
A20%~35%
B25%~35%
C22%~33%
D20%~32%
A50
B30
C20
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