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6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全真试卷
A电网系统比较简单的城市,又在规划中反映了现状,或在城市建设现状图中清楚地反映了现状城市电网和供电设施的城市
B负荷点少、负荷分布又均匀的城市
C电网系统较复杂的城市
D电网系统较简单的城市
A预测计算燃气的日用量与小时用量
B预测计算燃气的日用量
C预测计算燃气的小时用量
D上述三项均不正确
A选择适当的城市气源
B确定城市气源规模
C在城市中合理布局气源
D以上皆正确
A当直接由液化石油气生产厂供气时,其贮罐设计容量由供气规模、运输方式和运距等确定
B当直接由液化石油气生产厂供气时,其贮罐设计容量可按月平均日用气量的4~5倍计算
C当由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供气时,其贮罐设计容量由供气规模、运输方式和运距等确定
D当由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供气时,其贮罐设计容量可按月平均日用气量的4~5倍计算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A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
B企事业公司的总部
C政府部门
D自来水厂
A按照评价对象的属性
B按照评价对象的规模
C按照评价对象的范围
D按照社会影响评价
A明确城市环境的组成、特点,城市环境效应、城市环境容量的状态
B明确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
C掌握城市环境的类型
D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A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边缘
B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内侧面1~2m处
C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1~2m处
D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向外一车宽处
A7%~10%
B8%~15%
C15%~20%
D20%~25%
A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
B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
C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绿化用水和消防用水
D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和消防用水
A1)、3)、5)、7)
B1)、4)、6)、9)
C2)、4)、6)、7)
D1)、4)、8)、9)
A产值的绝对水平
B人均的产值
C资本存量的增长
D经济中制造业部门的若干产业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A无形的城市化,有形的城市化
B物化了的城市化,无形的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D外延型城市化,飞地型城市化
A普查法
B区位商法
C残差法
D正常城市法
A市场原则
B交通原则
C行政或管理原则
D综合原则
A保证交通安全
B保证城市空气的清新
C保证满足道路功能的要求
D保证不污染环境
A若污水处理厂设在集中给水水源的上游,可将处理后的水引至灌溉田或生物塘
B若污水处理厂设在集中给水水源的上游,可延长排放渠道长度,将污水引至下游再排放
C排水泵站宜单独设置,并且泵站周围尽可能设置宽度不小于5m的绿化隔离带
D出水口一般设在岸边,当排水需要同受纳水体充分混合时,可将出水口伸入水体中,伸入河心的出水口应设标志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A当建筑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B沿街建筑应设连接街道和内院的通道,其间距不大于80m
C建筑物内开设的消防车道,净高与净宽均应大于或等于3m
D消防道路宽度应大于等于3.5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m
A正效果和负效果
B好效果和坏效果
C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
D好的因素和坏的因素
A地租级差
B地租
C绝对地租
D相对地租
A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两种
B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及自动交通三种
C过道、过厅、门厅、出入口、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
D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及枢纽交通三种
A南向、东向、西向、北向
B南偏东300或南偏西150、南向、北向、东向、西向
C南向、南偏东300或南偏西150以内、东向、北向、西向
D东偏南450与西偏南150、南向、东向、北向、西向
A建筑空间是由组成其界面的人工和利用的自始物原子生所围合供人们生存活动的空间
B建筑空间提供从不同距离和角度观赏建筑实体形象的条件,其本身并无独立的审美价值
C人工与天然的物质元素围合的空间形成单一的和组合的空间结构,构成了建筑环境
D空间的秩序、围合物的材料与肌理、光影与色彩以及空间中的各种物体都影响着建筑空间的质量
A将竖曲线与平曲线交错重合
B将竖曲线在平曲线内设置
C将竖曲线在平曲线外设置
D将竖曲线与平曲线垂直设置
A3.5~28
B2000~4000
C3500~5600
D4.3~8.5
A5倍
B8倍
C10倍
D20倍
A高租金、分配制、福利型
B低租金、分配制、福利型
C低租金、分配制、市场型
D高租金、分配制、市场型
A一个国家在国家的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B一个国家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在国家的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C一国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D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值
D频数
A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人输出的动态平衡
B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历史循环论,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环境资源的有限
C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生态系统的无限调节能力
D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能量守恒,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社会均衡
A东西向--北纬45°以北的亚寒带、寒带可以采用该朝向
B东南向--北纬40°一带可以采用这种朝向
C西南向--夏季午后凉爽,东北一面日照不多,多采用
D南北向--南向,冬季中午前后均能获得大量的日照,夏季仅有少量阳光射入;北向,阳光较少,冬季较冷,北方寒冷地区应避免北向,南方可以适当采用
A当地气象条件
B当地地形地貌条件
C当地工程地质条件
D当地的气象、地形和地貌、工程地质等条件
A主要出入运动道路,7m左右
B车间与车间之间有一定数量的物流及人流运动,4.5~6m
C辅助道路-功能单元之间,人流物流较少,消防车道等,3~4.5m左右
D交叉口视距≥30m
A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B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
C剪力墙结构建筑中墙体多,不容易布置面积小的房间
D可以将剪力墙结构的底部一层或几层取消部分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A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
B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
C希腊盛期的建筑
D罗马共和盛期与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和希腊盛期的建筑的同称
A其输入、修改,可以分开,也可以同时进行
B矢量空间数据不可以分层储存
C矢量图形还有连续地图的问题
D它能实现连续、不分幅地储存,而且提供快速的空间索引
A计算不规则曲线的长度
B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周长、面积
C计算不规则地形的设计填挖方
D以上皆正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B《城市经济学导言》一书的出版
C本世纪20年代对城市土地经济和土地区位的研究和城市土地规划的分析
D《城市经济学》一书的出版
A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B等高线间距与地面坡度成正比
C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等高距
D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叫等高线间距
A道路
B走廊
C河流
D绿化
A6m
B7m
C9m
D12m
A陕西凤翔秦宫一号大墓
B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
C丰镐宫殿
D西汉建章官
A6~7;3000
B4~5;2500
C3~4;2000
D2~3;1500
A计算机
B计算机、遥感
C计算机、数字通讯、遥感
Dgis、gps、rs
A较多;较低
B较多;较高
C较少;较低
D较少;较高
A红
B蓝
C紫
D黄
A重金属
B酸氢有毒物质
C酸、碱污染物
D氮、磷、钾
A减少私人小汽车的数量
B增加噪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
C设置水体作为声障
D提供大尺度景观作为屏障
A闭式
B双管
C多管制
D开式
E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A自行车
B摩托车
C小汽车
D大型汽车
A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B地下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C蓄水池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统一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D地下给水系统、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⑦
A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1m者
B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1.5m者
C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2m者
D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2.5m者
A家庭的收入情况
B宏观经济状况
C人们传统的居住文化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到社会对住房的总需求特征
D售房单位的服务
A边际递减性
B效益递减性
C递减性
D边际效益递减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A酸碱中和法
B通氧反应法
C沉淀化学处理法。利用沉淀作用,形成溶解度低的水合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减少毒性
D化学固定。常能使有害物质形成溶解度较低的物质
A采光与通风
B采光与开窗
C建筑的防寒
D通风与开窗
A建筑物的自然环境不一定完美,可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造型主题,对自然环境适当加以改造,达到积极的利用和提炼
B建筑的自然环境应当充分加以尊重。因此,建筑的造型艺术构思应当基于自然环境景观条件,一草一木都应保护
C中国传统的“风水”术是渗透了科学内涵的环境景观艺术遗产,在当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应当充分遵循“风水”法则
D现代城市大型公共建筑,特别在市中心土地珍贵条件下,高密度和高容积率限定了外部环境设计的次要地位,建筑的室内空间成了设计的主要关注点
A0.5~1.0
B1.0~2.0
C2.5~3.0
D3.0~3.75
A100mm;150mm
B120mm;180mm
C150mm;200mm
D180mm;250mm
A0.1km
B0.5km
C1.0km
D5km
A两个局的等距线上;圆形
B两个局的交叉线内;椭圆
C两个局的等距线上;接近正方形
D两个局的交叉线内;长矩形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一样大
D不确定
A分配、调节、监督
B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增长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监督
D分配、调节、经济稳定与增长
A1950
B1952
C1962
D1972
A所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
B物质既有输人又有输出
C生活性物质远远大于生产性物质
D物质循环中产生大量废物
A抛物线形
B直线形
C折线形
D弧线形
A交通路线不明确
B螺旋式坡道造价高
C坡道进出口与停车楼板间交通不易衔接
D每车位公用面积较大
A数据量小
B位置精度高
C数据结构简单
D相互叠合很方便
A计算公共设施的供需负荷
B计算不规则地形的设计填挖方
C沿着交通线路、市政管线分配点状服务设施的资源
D分析管线穿越地块的问题
A实验的观察不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而是在人工环境中,在人为控制中进行的观察
B实验研究者靠自己的感受去搜集对象的信息
C自然观察的内容是难以重复的,而实验的内容却可以不断反复
D实验的内容是难以重复的
A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人类,消费者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消费活动
B城市生态系统不但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营养级的比例关系,而且改变了营养关系
C在食物输入、加工、传送过程中,人为因素起着主要作用
D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是由自然规律和人类影响叠加形成
A弹性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压强度
D抗弯强度
E抗塑性强度
F抗弹性强度
A少于两部
B少于三部
C多于六部
D多于八部
A平均年降雨量
B年最低降雨日期
C暴雨持续时间及其最大降雨量
D初终雪日期
A决定着土地的价格
B决定着土地的使用方式
C决定着土地收益的分配形式
D影响着土地使用的社会经济效益
A城市道路和广场
B城市管理
C可收费的城市基础设施
D城市社会治安
A职能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
B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
C职能型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
D职能型城市化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
A城市郊区扩大
B城市范围的扩大
C城市建筑密度增大
D城市数目的增多
A以院为核心
B中轴对称
C内外有别
D尊卑有序
A自行车左转弯专用车道
B停车线提前法
C设置自行车横遭
D自行车绿灯
A图幅变形校正
B平移
C图幅接边处理
D投影变换
A影像的物理特征主要指影像的色调特征
B影像的物理特征显示影像的亮暗程度
C影像的物理特征主要指影像的空间分布特征
D影像的物理特征主要指影像的形状、大小
A经济的不发展
B季节性工作
C劳动力流动
D科学技术的进步
A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或任何一种人类生境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
B城市生态位可以分为资源利用生态位、生产条件生态位、环境质量生态位、生活水平生态位四大类
C城市生态位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D城市生态位比生物生态位要窄
A政府部门
B实施控制的机构
C控制规范体系--制度
D控制对策
E控制手段与方式
A自来水管
B污水管道
C电信电缆
D电力电缆
E电信管道
F热力管道
A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
B有足够的水源和水深,一般可以小于2.5~3.0m。
C弯曲河段上,宜设在河流的凸岸
D顺直的河段上,宜设在河床稳定处
A地形
B竖向规划
C用地性质
D人群活动规模
A预测城市热负荷
B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C选择城市热源和供热方式
D估算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网造价
A属性数据
B统计数据
C空间数据
D地理数据
A系统的组成成分
B系统的生态关系网络
C系统的完整性
D系统的演替
A成组成团组合
B成街成坊组合
C整体式组合
D行列式组合
E周边式组合
A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的性质、等级和红线宽度等方面的要求
B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要求
C考虑道路停车的技术要求
D满足城市与其他区域交通的衔接
E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生产收入
D规费收入
E债务收入
A技术工艺
B土地
C人力资本
D资本
E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