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0年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真题
A使用合理
B空间得体
C结构合理
D美观华丽
A祈年殿平面为圆形,周边有12根柱,象征12个月,中心有四根金柱,意为四季
B祈年殿外观为三重檐攒尖顶,处于三层白汉白玉须弥座之上,使祈年殿高于周围的苍翠林海之上,造就了与天接近的感觉
C祈年殿与圜丘由低于地面4m多的砖筑丹陛大道相连
D是优秀的环境处理之例,因其优美体型和高超的艺术处理,被人喻为我国古代最优美建筑之一
A行人净空、自行车净空
B行人净空、机动车净空
C自行车净空、机动车净空
D行人净空、自行车净空、机动车净空
A宜布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规划道路上,高压管网应避开居民点
B对高压、中压A管道直接供气的大用户,应尽量缩短用户支管长度
C连接气源厂(或配气站)与城市环网的支状干管,一般应考虑双线,可近期敷设一条,远期再敷设一条
D长输高压管线可以连接任意用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A政府能利用供求关系的市场规律,通过对价格的控制来达到调节市场运作的目的
B基础设施供应企业是自主经营的企业,政府可以直接决定价格
C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由买者和卖者共同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
D政府实行的价格上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市场力量自然而然地使经济向均衡变动,价格上限没有实际影响
A内存和外在
B纵向和横向
C依靠
D基础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
A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B社会的管理与控制
C社会的形成
D社会的需要
A正比;正比
B正比;反比
C反比;反比
D反比;正比
A采用浅色光洁的外饰面
B采用遮阳--通风构造
C合理利用封闭空气间层
D东外墙开大窗
A网格的单元
B属性数据
C线元
D面元
A远距离无接触;物理
B远距离无接触;电磁波
C近距离无接触;物理
D近距离无接触;电磁波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规费收入
D债务收入
A一个国家在国家的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B一个国家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在国家的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C一国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D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A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人输出的动态平衡
B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历史循环论,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环境资源的有限
C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生态系统的无限调节能力
D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能量守恒,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社会均衡
A4:2
B2:1
C1:1
D1:2
A由点、线、面占据、扩展或围合而成的三度虚体
B由点、线、面、体占据、扩展或围合而成的三度虚体
C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概念
D一个地方所占据的体积
A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宽度
B道路纵断面的规划宽度
C道路纵、横断面宽度的总称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A一级管网系统
B二级管网系统
C三级管网系统
D四级管网系统
A电力电缆
B电力管道
C电讯管道
D污水管道
A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增长和终级规模的预测,分析城市可能取得的经济资源和消费需求
B对具体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规划调控的对策建议,如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城市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等
C运用投资估算技术评估各类规划方案以帮助政府和投资者决策
D加强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社会联系
A正效果和负效果
B好效果和坏效果
C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
D好的因素和坏的因素
A城市化的概念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赛达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
B从城市化的转化主体看,城市化可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C城市化是一个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复杂过程,其复杂性在于转化的主体和转化的过程
D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A城市生态系统所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
B城市生态系统物质既有输入又有输出
C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在自然状态下良好循环
D生产性物质远远大于生活性物质,城市物质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物
A建筑形式与使用人数
B建筑空间处理和功能关系
C建筑结构形式
D建筑空间的体量
A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考虑建筑物朝向
B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建筑物朝向;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C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建筑物朝向;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D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A把全国划分成若干景区,各区各有特点又互相联通,主次分明
B水面处理聚分不同,以聚为辅,以分为主
C建筑常与山地、花木共同组成园景
D花木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
A2%;2~4
B2%;5~8
C5%;2~4
D5%;5~8
A栅格图像
B矢量图形
C三维表面模型
D更精确的图形
A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D人均收入;国民收入
A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
B农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
C农业化、后农业化、工业化
D农业化、工业化、商业化
A1950
B1952
C1962
D1972
A所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
B物质既有输人又有输出
C生活性物质远远大于生产性物质
D物质循环中产生大量废物
A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环境容量有限的水体
B各工厂采用稀释办法,使工业废水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C工业废水经各工厂自建的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D各工厂承担一定的污染治理费用,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由城市污水厂统一处理
A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50M之间
B电梯应紧邻居室,尤其应紧靠卧室
C防火措施:提高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为几个防火区;消除起火因素;安装火灾报警器
D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两部以上的电梯,用以解决的疏散
A拱是一种较早为人类开发的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和桥梁工程中
B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内力是轴向拉力.因此这种结构应特别注意拱脚基础的处理
C这种结构的跨度在20~40M比较适宜
D这种结构特别不适用丁建筑体育馆、展览馆、散装仓库
A墙体的承重体系中,纵向承重体系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板-梁-纵墙-基础-地基
B墙体的承重体系中,横向承重体系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板-横墙-基础-地基
C内框架承重体系中,只有框架柱是主要承重构件,墙不是主要承重构件
D纵向承重体系相对于横向承重体系,楼盖的材料用量较多,墙体的材料用量较少
A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做到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B适应建筑工业化要求,尽可能采用标准设计,使构件规格化、定型化、标准化
C构造设计是一门研究建筑物中各建筑构件的组成原理和方案的学科
D注重经济合理性,构造设计应力求节省建筑造价、降低材料能源消耗、方便施工、减少运行、维护费用
A信息发布
B数据与设备资源共享
C城市工业生产分析
D分散而协同地工作
A产生相邻某些要素的邻近区为邻近分析
B产生离开某些要素一定距离的邻近区叫邻近分析
C它是GIS的常用分析功能
D常称为Buffer,意即为邻近分析
A空间查询、专题制图
B空间和属性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及时更新方面
C利用互联网络向公众发布规划上的图形、属性信息
D空间分析
AGIS在绘图时可按要素的属性来控制符号的表达
BGIS点、线、面的符号不可以自行设计
C对于GIS,可以将要素的属性以文字形式注记到地图上
D对于GIS,可以将要素的多重属性变为圆饼图、直方图、趋势线绘到地图上,制成统计地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A分析该项目环境影响的来源
B调查该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定量、半定量或定性地预测该项目在施工过程、投产运行及服务期满后等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C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对实施与执行此项目做出全面评价和结论,并进行预测与评估
D提出影响环境的措施,并修改建设项目
A城市自然环境,为城市提供资源
B城市的社会环境体现了城市这一区别于乡村及其他聚居形式的人类聚居区域,在满足人类在城市各类活动方面所提供的条件
C城市的经济环境是城市生产功能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潜势
D城市景观环境则是城市形象,城市气质和韵味的外在表现和反映
A在开阔平坦的地形和相同的气象条件下,高烟囱产生的地面浓度总比相同源强的低烟囱产生的地面浓度要低
B温度层结构对地面浓度的影响也取决于源高
C地面源地面轴线浓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D高架源地面浓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A4~6层
B4~7层
C3~6层
D3~7层
A对光的反射
B对光的折射
C电磁波辐射
D热能
A由高到低
B由低到高
C不确定
D土路最高
A高租金、分配制、福利型
B低租金、分配制、福利型
C低租金、分配制、市场型
D高租金、分配制、市场型
A《城市土地价格原理》
B《城市土地经济学》
C《土地经济学原理》
D《城市土地利用》
A城市规模
B城市工业用地的发展规模
C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D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
A定性分析方法
B定量分析方法
C类比方法
D模型分析法
A依据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详细规划及城市用地现状,确定道路中心线的具体位置,选定合理的平曲线半径,论证设置必要的超高、加宽和缓和路段
B进行必要的行车安全视距验算,并确定各路口、交叉口、桥涵的具体位置和设计标准、选型、控制尺寸等
C按照道路标准横断面和道路两旁的地形、用地、建筑、管线要求,详细布置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的各组成部分,包括道路排水设施(雨水进水口等)、公共交通停靠站等其他设施和交通划线的布置
D以上皆是
A坡道式停车库和机械停车库
B坡道式停车库和直坡道式停车库
C斜楼板式停车库和螺旋坡道式停车库
DB和C
A电网系统比较简单的城市,又在规划中反映了现状,或在城市建设现状图中清楚地反映了现状城市电网和供电设施的城市
B负荷点少、负荷分布又均匀的城市
C电网系统较复杂的城市
D电网系统较简单的城市
A送电网和配电网
B环状网和树状网
C环式网和格式网
D放射式网和多回线式网
A负效果
B合理利用
C正面因素
D正效果
A区位
B地位
C区域
D地区
A商业租金
B最大商业租金
C最小商业租金
D地租
A由政策职能部门管理并承担其所有责任
B对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有明确、连贯的目的性
C拥有经营自主权,企业的管理者和生产者都对经营承担一定程序的责任
D享有财务上的独立性
A2.0;1.0
B2.0;1.2
C2.2;1.0
D2.2;1.2
A1.0
B1.2
C1.4
D1.5
A3.5;3.75;3.5
B3.0;3.5;3.0
C3.5;3.75;3.0
D3.0;3.5;3.5
A95%~98%
B90%~95%
C60%~80%
D70%~90%
A专业化部门
B职能数目
C职能强度
D职能规模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A职能单位
B门槛人口
C中心度
DK值
A失业率
B基本生活保障
C贫穷线
D救济金
A指示标志
B警告标志
C禁令标志
D交通指挥标志
A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B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A调峰
B混合
C加压
D调压
A经济指标相关分析法
B年平均增长率法
C国际比较法
D电力弹性系数
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有剧毒
B二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有酸味的气体,有剧毒
C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
D二氧化氮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的气体、无害
A考虑防火、防爆、防有毒气体扩散措施
B建筑物间距适当放宽
C道路最好修成刚性混凝土路面
D架空管道和管道与设备连接处或穿墙体处,既要连接牢固以防滑落,又要采用软接触以防管道折断
E建筑设计中进行抗震设防
A对城市增长和规模的预测,分析城市可能取得的经济资源和消费需求
B对具体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规划调控的对策建议
C用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城市问题
D运用投资估算技术评估各类规划方案以帮助政府和投资者改策
E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保障规划方案的实施等
A中心商务密度指数
B中心商务高度指数
C中心商务车流量指数
D中心商务零售指数
E中心商务强度指数
A少于两部
B少于三部
C多于六部
D多于八部
A元山西永济县永乐宫
B元代福建泉州清净寺
C明初西安华觉巷清真寺
D宋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A决定着土地的价格
B决定着土地的使用方式
C决定着土地收益的分配形式
D影响着土地使用的社会经济效益
A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
B城市性质等同于城市职能
C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
D城市性质关注所有的城市职能
A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
B城市的微观区位意义
C城市的地理位置
D城市的主导职能
A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一特殊领域之中
B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
C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由各种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之中
D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社会学就是对社会的研究,是关于社会的学问
A问卷法
B景观分析方法
C城市填图方法
D观察法
A建筑要有新功能,新技术,特别是新形式
B在建筑美学上提倡外加装饰
C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提倡两者结合
D提倡建筑设计的表里一致并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实质
A尽可能与相交道路、广场和沿路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B路基稳定、土方基本平衡
C线形可以起伏频繁,以丰富城市景观
D道路及两侧街坊的排水良好
A属性数据
B统计数据
C空间数据
D地理数据
A非必需品及奢侈品
B生活必需品
C短期内城市住房供应
D长期的城市住房供应
A研究植物、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研究植物、动物相对于自然与生物环境关系的科学
C研究生物与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D研究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A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热岛效应
B光化学烟雾会降低大气能见度
C臭氧层破坏是氟氯烃化合物引起的
D城市大量排热导致温室效应
A城市道路网形状
B城市道路面积
C出车率
D机动车型
E出行时间
A电信电缆管线
B低压配电电缆管线
C高压输电电缆管线
D给水管线
E燃气管线
F雨水排水管线
A最靠右的一条直行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间的直行车道的组合范围
B由两车的停车视距和视线组成了交叉口视距空间和限定范围
C交叉口红线相交点向后倒30m与两条道路中心线构成的用地
D最靠左的直行道与相交道路最靠右边的直行车道的组成范围
A短时停车
B全日停车
C停车时间无一定规律
D需设专用固定停车位
A高压变电所
B低压变电所
C变压变电所
D变流变电所
A速度快、精度高
B直接获得矢量图形
C手工劳动时间长
D可以和地图的分类、取舍结合起来
A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B功能相同的群落,其物种组成也是相同的
C群落具有一定的组成和营养结构
D生态系统的边界有的是比较明确的,有的则是模糊的、人为的
A建设项目的一般情况
B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
C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
D建设项目对整个区域环境的影响
A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路、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B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C需要同时敷设四种以上工程管线的道路
D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E道路穿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