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8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模拟预测试题二
A斗口
B材
C步架
D开间
A2000
B1900
C1800
D1700
A200
B220
C250
D260
A100;50
B200;100
C100;20
D200;50
A5
B10
C15
D20
A《城市经济学导言》
B《土地经济学导言》
C《城市土地》
D《城市经济学》
A土地总量的恒定不变
B土地数量是有限的
C土地总量的恒定不变,而且在某—地区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排他的
D土地总量逐渐变小
A编制评价大纲——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保部门审批3个阶段
B准备阶段——编制评价大纲——环保部门审杏评价大纲——环保部门审批4个阶段
C准备阶段——编制评价大纲——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保部门审批4个阶段
D准备阶段——编制评价大纲—环保部门审查评价大纲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环保部门审批5个阶段
A根据属性对空间要素分类
B产生人口密度图
C产生土地使用图
D产生环境质量图
A绿、红和紫色
B蓝、绿和红色
C红、黄和蓝色
D蓝、绿和紫色
A双槽
B分心槽
C金厢斗底槽
D单槽
A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B巴黎圣母院
C佛罗伦萨育婴院
D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A三;7
B四;8
C五;10
D六:11
A0.5
B1
C2
D3
A2.0,1.0;1.6,0.7~1
B1.9,0.9;1.5,0.6~0.9
C1.7,0.8;1.3,0.5~0.6
D1.8,0.7;1.4,0.5~0.7
A0.8
B0.2
CP≤0.005(MPa)
D0.005
A自然堆放
B土地埋填
C焚烧
D堆肥
A10;5~10;80
B9;5~8;70
C7:5—7;60
D5;4—7;50
A正阳门、天安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
B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C天安门、端门、太和门、乾清门、地安门
D天安门、大清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
A0.05~0.1;直抛式;0.3%~3%
B0.1—0.15;势线式;0.3%一5%
C0.1~0.2;直线式;0.3%~3%
D0.15~0.25;抛线式;0.3%一5%
A450;1350
B500;1300
C600;1200
D750;1050
A50%~70%
B60%~80%
C70%~90%
D75%~95%
A0.5
B1.0
C1.5
D2.0
A低租金、分配制、福利型
B低租金、供给制、福利型
C高租金、分配制、非福利型
D低租金、供给制、非福利型
A没有限制
B有必要的限料
C基本不限制
D稍加限制
A反射、吸收、散射率较多而透射率较低
B反射、吸收、散射率较多而透射率较高
C反射、吸收、散射率较少而透射率较低
D反射、吸收、散射率较少而透射率较高
A前者大
B后者大
C—样大
D不确定
A150~200
B200~250
C200~300
D250~350
A离心力;视线视距
B向心力;视线视距
C视线视距;向心力
D视线视距;离心力
A双向行驶
B单向左行
C单向右行
D渠化交通
A10
B20
C30
D40
A1:2
B1:1
C2:1
D3:2
A水体稀释作用
B水体中的微生物
C水的酸碱度
D水体中氧的消耗和溶解
A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B解决安全存放
C综合利用,发展企业间的横向联系
D分选、回收、转化
A计算机;地理空间信息;70
B计算机;地理空间信息;60
C通讯技术;地理信息;70
D通讯技术;地理信息;60
A具有充沛的水量,良好的水质
B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从整个给水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考虑
C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作为城市水源
D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防护和管理要求,以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
A计算用电负荷
B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变配电站
C选择城市供电电源
D进行造价估算
A预测城市热负荷
B确定热源的供热能力、数量和布局
C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D选择城市热源和供热方式
A工业固体废物
B危险固体废物
C城市生活固体废物垃圾
D农业固体废物
E农村居民生活废物
F城市建筑垃圾
A对城市增长和规模的预测
B对具体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规划调控的对策建议
C运用投资估算技术评估各类规划方案
D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E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ACO2
BSO2
CN2O
DNaCl
ECO
A水体自净能力
B水资源储量
C水质标准
D自净介质
A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B结合调整工业布局,合理开发大气环境容量
C强化污染源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
D发展措施净化
A图幅变形校正
B平移
C图幅接边处理
D投影变换
E数据转换
A以形式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兼乎考虑功能的重要性
B采用灵活不规则的构图手法
C造价昂贵
D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艺术效果
A4条以上道路交汇的交叉口交通量
B左转交通量
C多条道路并汇的交叉口和右转交通量
D多条道路交汇的交叉口和左转交通量
A同心圆模式
B放射扇形模式
C单核心模式
D双核心模式
E多核心模式
A科学事业费
B住宅建设与维护费用
C事业单位业务费
D医疗保健卫生费用
A西欧、北美工业中心地带的许多城市的非工业化
B大城市圈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离心化
C大城市空间结构多核心化
D一些大城市成为专门生产、处理信息和知识的世界城市化
E城市建设的高密度化
A人为性
B开放性
C不完整性
D低“质量”性
E简单性
F脆弱性
A影像的物理特征主要指影像的色调特征
B影像的物理特征显示影像的亮暗程度
C影像的物理特征主要指影像的空间分布特征
D影像的物理特征主要指影像的形状、大小
A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
B节约城市能源
C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有较大促进作用
D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
A经过审批的可行研究报告
B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基建投资方面的资料
C气象、水文地质情况及风玫瑰图
D计划部门批准的立项文件
A保护墙体
B增加建筑美观
C防潮、防水
D抗震
E防火
F防止碰撞
A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为唐代建筑
B河北蓟县独乐寺是宋代建筑
C山西芮城永乐宫是辽代道教建筑
D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辽代建筑
A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
B城市性质等同于城市职能
C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
D城市性质关注所有的城市职能
A中心地是一定地域的中心,为向居住在它周围的地域的居民提供低级的商品和服务
B中心地可划作不同等级
C高级中心地提供少量高级的商品和服务
D低级中心地只能提供少量的、低级的商品和服务
A有形的城市化
B物化的城市化
C无形的城市化
D飞地型城市化
A它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或社会问题时,总是联系多种有关的社会因素以至于自然因素来加以考察
B它能独立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C社会学的研究经常结合和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成果
D社会学的研究只是借助自身的研究成果,来做综合性的考察
A绿化带
B平面弯道
C上下坡
D平面交叉口
A宽度改变
B宽度缩减0.25—0.5m
C宽度不变
D宽度缩减0.5~lm
A城市管理
B城市道路
C自由垄断的物品
D城市广场
A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拉力”,而农村由于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推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B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推力”,而农村由于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拉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C城市病产生一种推力
D推拉说对于分散化阶段包括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没有意义
A城市更新就是旧区改造、城市改造
B城市更新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C城市更新以大规模的拆除重建为主
D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A由于没有固定答案的约束,被调查者可以自由而详尽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B封闭式问卷使各种答案标准化,便于进行统计
C封闭式问卷答案可以进行事先编码。给资料的整理带来了很大方便
D被调查者必须回答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