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真题试卷

考试总分: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8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真题试卷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某市中心区的一个拟改造地段,占地41.1公顷,现状基本为工业,其中有少量质量完好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工业厂房,应保护和合理利用;该地段拟按总体规划确定的居住用地要求进行改造。地段北侧为保留的工业用地,现多为机械工业,有噪声干扰;西侧为地方铁路;南侧为已建成十年的居住区,配套公建明显不足。(地段现状详见图5)已给定的规划设计条件是:(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规定。(3)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4)小区绿地配置要求。(5)市政公用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6)地块内应保留的市政设施。(7)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问题】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给定的该地段规划设计条件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15分]

    A(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B(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规定。

    C(3)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D(4)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E(5)市政公用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F(6)地块内应保留的市政设施。

    G(7)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问题】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给定的该地段规划设计条件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15分]

  • 2. 某公司拟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一座面积为一万平方米的综合楼。该项目经过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公司委托一家甲级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对原报批方案的总平面布局做了调整,增加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该设计单位负责人几次向该公司催要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却一直未得到。在该公司的再三催促下,该设计单位完成了施工设计。两年后工程竣工,在工程竣工验收时,被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违法建设。【问题】该项目为何被认定为违法建设?请结合案情提出处理意见。[15分]
  • 3. 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甲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了该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和需要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但未对建筑高度作出明确规定。甲公司在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和便于建筑布局,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以下

    A(1)将用地内原规划安排在西北角的消防站调整到用地东北角。

    B(2)在维持其他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用地东南角三栋住宅楼的建筑高度由18米增加到30米。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专题论证,认为甲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违背镇总体规划,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问题】1.甲公司在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是否还可以向市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规划条件的申请?为什么?2.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依法批准甲公司的以上申请?为什么?依法批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10分]

  • 4. 附图(图6)及附表(表1)为北方一城市某房地产商通过土地出让方式所获得的住宅商品房建设用地,该用地北邻城市快速路,东、南与西侧均为现状居住用地。其中《土地出让合同》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条件如下:(1)土地用途:居住;用地界线:见附图。(2)总用地面积:4.5公顷。(3)容积率:不大于2。(4)建筑密度:不大于20%。(5)绿地率:不小于35%。(6)规划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不少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70%。(7)建筑间距:按1:1.61控制。(8)沿城市次干路需设6m绿化带,并要求建筑退绿线大于5m,沿快速路设30m绿化带,建筑退绿线大于10m,用地界线至绿线。(9)住宅层高3m,室内外高差0.6m,女儿墙高1.1m,底商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6m,女儿墙高0.9m。【问题】经审查,其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配套指标等符合城市设计要求。试问,按照建设单位所提出的规划设计方案及经济技术指标,指出有哪些不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即土地使用条件)或相关规定?[15分]

    A(1)土地用途:居住;用地界线:见附图。

    B(2)总用地面积:4.5公顷。

    C(3)容积率:不大于2。

    D(4)建筑密度:不大于20%。

    E(5)绿地率:不小于35%。

    F(6)规划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不少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70%。

    G(7)建筑间距:按1:1.61控制。

    H(8)沿城市次干路需设6m绿化带,并要求建筑退绿线大于5m,沿快速路设30m绿化带,建筑退绿线大于10m,用地界线至绿线。

    I(9)住宅层高3m,室内外高差0.6m,女儿墙高1.1m,底商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6m,女儿墙高0.9m。【问题】经审查,其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配套指标等符合城市设计要求。试问,按照建设单位所提出的规划设计方案及经济技术指标,指出有哪些不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即土地使用条件)或相关规定?[15分]

  • 5. 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和Z,两城市相距约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万,城市2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的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20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区C及4D级新机场等的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问题】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图1),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5分]
  • 6. 概况:某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西部,沿江河流域发展已形成一主两次三个组团。东南向与经济发达核心地区相邻接,处于发达地区与内地经济腹地的交汇点。该市近几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主城区已达到发展的饱和状态,建设重点已逐步向东北部沿江和南部跨江的地区蔓延。为了引导城镇建设的有序发展,市政开展了新一轮总体规划,针对城市拓展方向提出了两个比选方案(如图2):【问题】根据以上条件及附图分别指出两个比选方案的主要优缺点。[15分]
  • 7. 图3为北方某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区的一个居住街坊,占地10.4公顷,居住人口约4000人,其东侧紧邻历史文化街区,属于建设控制地带。地段内大部分建筑(除标识层数的以外)为单层合院式建筑,合院建筑为其主要特色,建筑质量较好。地段内还有2处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需要进行地段整治和适当改造。地段北侧为城市主干路,西侧为城市次干路,东、南侧均为支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地段以保护整治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西南角房屋破败,可以进行更新改造,拟建设多层住宅及为街坊服务的商业网点。为疏散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停车位数量不以一般居住区标准计。方案除图中标识出的车行路、步行路和新建多层住宅外,其余地段依照总体规划要求按原有院落边界整治、改造,不打破原有城市肌理。【问题】试分析该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说明理由。[15分]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