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交通部公路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公路与桥梁》模拟试题三
A10cm
B8cm
C6cm
A70%
B75%
C80%
A强夯法
B振动碾压法
C水沉积法
A导线法
B测角法
C坐标法
A压实系数
B松铺系数
C变形系数
A≯30%
B≯35%
C≯40%
A9.5mm
B4.75mm
C2.36mm
A210分钟
B180分钟
C150分钟
A平行
B垂直
C不受限制
A85%
B80%
C75%
A工程项目的合同工期
B完成各单位工程及各施工阶段所需要的工期,最早开始和最迟结束的时间
C各单位工程及各施工阶段需要完成的工程量及现金流动估算
D各单位工程及各施工阶段所需要配备的人力和机械数量
E各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等
A粗颗粒含量
B含水量
C压路机质量
D碾压遍数
A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
B换填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C设置渗沟特地下水引出路外
D分层回填压实
A水泥的初凝时间及强度等级
B粗集料最大粒径
C配合比砼砂率、水灰比
D坍落度
E每米3混凝土的最低水泥用量
A测定桥梁中线,丈量跨径
B丈量墩、台(或塔、锚)各部尺寸
C测量每片梁高
D检查桥面高程
A锥螺纹连接套的材料宜用45#优质碳素钢
B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C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2级
A骨架的长、宽及高±5mm
B骨架的长±10mm、宽及高±5mm
C箍筋间距0、-20mm
D箍筋间距±5mm
A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倍
B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
C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D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立即提出振动棒
E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A挠度和横向位移
B混凝土强度
C混凝土裂缝
D墩台变位
E安装设施的变形和变位
A挠度
B横向位移
C应力
D墩台
A温度
B弹性变形
C非弹性变形
D支承
A弯桥
B坡桥
C斜桥
D大跨径桥
A深孔排炮
B小型排炮微差爆破
C预裂爆破
D减弱松动爆破
A具有稳定公路边坡的能力
B适于各地栽种
C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景观效果
D工程投资越低越好
A加强基层结构的水稳定性
B提高沥青粘度
C添加抗剥落剂
D设置沥青上封层
A土质±50mm
B土质±100mm
C石质+50-200mm
D石质±50mm
A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外加剂减少水泥用量
B采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水泥
C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
D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A预应力筋
B预应力筋的管道、预埋件等
C预应力筋锚固区及钢筋密集部位
A应力
B变形
C位移
D支架基础的沉陷
E节点和卸架设备的压缩
A加载程序设计
B变形
C应力
D稳定安全度
A马歇尔试验密度的96%
B试验段钻孔密度的99%
C混合料理论密度的93%
A改善碎石级配,减少水泥用量
B提高粗集料含量,减少细集料含量,降低混合料最佳含水量
C添加减水剂,降低混合料最佳含水量
D加强洒水养生
A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BSiO2、Al2O3和F2O3总含量应大于70%
C烧失量不应超过20%
D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
A目标配合比设计
B生产配合比设计
C生产配合比验证
D生产用标准配合比
A高程测量
B在摊铺及压实时量取
C测量钻孔试件厚度
D校验每一天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出的平均厚度
A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
B提高沥青混合料与矿料的粘结力
C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
D减少沥青用量
A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
B有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及安全预防措施
C锚具安装正确,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强度
D张拉应力控制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控制应力
E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成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A应力
B混凝土强度
C钢筋数量级
D变形
A弹性变形
B侧面位移
C非弹性变形
D基础的下沉量
A强度
B高程
C稳定性
D温度应力
A截断地表水流入滑坡体
B截断或排出滑坡体内的地下水源
C修建必要的支挡抗滑结构
D修筑反压坡道
A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B应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1~1.5个月完成
C稳定土层宜经历半个月以上温暖和热的气候养生
D应避免在雨季进行施工
A加强路面结构强度
B改善沥青结合料的低温延度
C提高内摩阻力
D采用针入度大的沥青
A石灰与粉煤层的比例可用1:2~1:4
B石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例可用1:1~1:4
C石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例应是20:80~15:85
D石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例应是30:70
A片石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30%
B片石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C片石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D受拉区混凝土或当气温低于0℃时不得埋放片石
A凿除松弱层,用钢丝刷清理干净
B用压力水冲洗湿润
C用高于原强度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填塞捣实,覆盖养生
D用环氧树脂等胶凝材料修补
A高程±20mm
B高程±10mm
C中轴线偏差5mm
D中轴线偏差10mm
A强度
B变形
C稳定性
D安全系数
A提高台背回填土的强度
B减小桥头的差异沉降
C减少桥头跳车,改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D减小台背回填土的工后沉降
E缺失
A保持二灰碎石的成型含水量,减少洒水养生工作量
B提高地温加速二灰碎石的早期强度发展
C增强二灰碎石的早期强度发展
D提高二灰碎石基层的平整度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