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6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年证券从业第四次考试《发行与承销》最后押题卷(1)
A1
B2
C3
D5
A发行保荐书
B招股说明书
C发行公告
D法律意见书
A2006年1月1日
B2008年10月17日
C2009年4月14日
D2009年6月14日
A10
B20
C30
D15
A及时性
B全面性
C准确性
D重要性
A最近1年
B最近2年
C最近3年
D最近5年
A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
B最近24个月内曾公开发行证券的,不存在发行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50%以上的情形
C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D最近3年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A30,180
B20,100
C10,60
D50,30
A12
B6
C24
D3
A3%,l0
B10%,3
C3%,5
D10%,5
A1,3
B2,5
C3,5
D2,3
A寻找目标公司
B预警服务
C提出收购建议
D商议收购条款
A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B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类型企业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C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l年的利息
D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A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
B财务公司
C资金保管机构
D贷款服务机构
A最近1期未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
B最近1期未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
C最近1期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
D最近1期未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
A编报规则
B内容与格式准则
C规范问答
D全体监事
A存在重大期后事项的
B未来资本性支出计划跨行业投资的
C存在重大担保、诉讼、其他或有事项的
D重大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将要进行变更的
A2006年12月
B2006年11月
C2006年lo月
D2006年9月
A1,5
B2,10
C3,10
D3,5
A股票融资
B公司债券融资
C国债融资
D向银行借款
A公司所欠税款——公司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公司债务
B公司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公司债务——公司所欠税款
C公司债务——公司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公司所欠税款
D公司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公司所欠税款——公司债务
A次级债务是政府发行的
B次级债务的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包括5年)
C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次级债务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性亏损
D次级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
A30,5%
B60,5%
C90,10%
D365,10%
A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B公司债券半年的利息
C公司债券本金的一半
D公司债券的发行额
A公司净资产总值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B公司最近2年连续盈利
C公司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经募足,所得资金的用途与募股时确定的用途相符,并且资金使用效益良好
D公司最近2年没有重大违法行为
A10,一式五份
B15,一式五份
C10,一式三份
D15,一式三份
A1/3
B1/2
C2/3
D1/4
A3
B4
C2
D5
A40,5
B30,3
C20,3
D30,5
A国家可以以一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经评估作价后,界定为国家股
B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并非必须经评估机构评估
D国家以租赁方式将土地使用权交给股份有限公司,定期收取租金
A发行公告
B招股说明书
C招股说明书摘要
D招股意向书
A5000万元
B1亿元
C5亿元
D10亿元
A总经理
B副总经理
C董事会秘书
D董事
A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
B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
C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
D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
A有效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B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C建立分股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D扩大股东大会的权限
A严格保荐制度
B弹性保荐制度
C终身保荐制度
D规范保荐制度
A发挥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的独立审核功能
B证监会决定股票的发行价格
C保荐人培育、选择和推荐企业
D发行审核逐步转向合规性审核
A30%
B10%
C5%
D3%
A3亿,10
B3亿,5
C5亿,10
D10亿,10
A调整现值规模
B市盈率
C市净率
D市值回报增长比率
A口头
B纸面
C电子
D口头、纸面、电子
A直接作为投资折股,产权归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不再使用该无形资产
B直接作为投资折股,产权归上市公司,控股公司具有使用该无形资产的权利
C直接作为投资折股,产权归控股公司
D直接作为投资折股,控股公司拥有该无形资产的处置权
A1
B2
C3
D4
A《保荐人法》
B《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守则》
C《保荐代表人工作守则》
D《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
A1个工作日
B5个工作日
C10个工作日
D15个工作日
A发行人律师
B全体董事
C发行人
D全体监事
A评估基准日
B评估报告出具日
C评估工作开始日
D评估报告生效日
A董事会
B全体发起人大会
C股东大会
D创立大会
A1/4
B1/3
C1/2
D2/3
A超过总额的l0%的
B超过总额的20%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
C超过总额的30%或轻度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
D超过总额的50%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
A3
B5
C8
D10
A不超过包销数额l5%的股份
B不少于包销数额l5%的股份
C不超过包销数额20%的股份
D不少于包销数额20%的股份
A12个月,30%
B12个月,50%
C24个月,30%
D24个月,50%
A资金评估事务所
B会计师事务所
C律师事务所
D工商管理部门
A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条件
B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C是否具有真实性特征
D是否内容引用适当
A10%
B15%
C20%
D25%
A发行保荐工作报告
B工作底稿
C发行保荐书
D尽职调查报告
A房地产买卖
B本企业的生产经营
C股票买卖
D期货交易
A交易注册
B配售新股
C配售登记
D交易核准
A5%,3
B4%,3
C4%,2
D5%,2
A股票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已公开发行
B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C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D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A劳务
B信用
C商誉
D非货币财产
A未按照债券募集办法履行义务
B发行公司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不按照核准的用途使用
C公司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符合债券上市条件
D公司最近诱年连续亏损
A发行人及其控制股东
B承销费用
C发行人的主要财务数据
D募股资金主要用途
A《招股说明书》是缺少发行价格和数量的《招股意向书》
B《招股意向书》是缺少发行价格和数量的《招股说明书》
C《招股说明书》更加强调了上市公司历次募集资金的运用情况
D《招股说明书》的编制要求不适用于《招股意向书》
A《公司法》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修改后,章程规定的事项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
B公司的情况发生变化,与章程记载的事项不一致
C董事会决定修改章程
D股东大会决定修改章程
A原则上应当用于主营业务
B发行人应当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董事会决定的专项账户
C投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管理、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D投资项目实施后,不会产生同业竞争或对发行人生产经营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A赎回的程序
B赎回价格
C付款方法
D赎回时间
A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反映的日期或期间
B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C审计依据
D已经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
A发起人可以是法人
B发起人不可以是自然人
C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有住所
D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关于民事主体及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
A发行人的行业地位或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B发行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或者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
C发行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
D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
A可转债
B国债
C企业债
D金融债
A路演推介
B簿记竞价
C簿记定价
D预路演
A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B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C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D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A干扰询价对象正常报价和申购
B披露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
C推介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D推介资料有重大遗漏
A公司章程
B保荐机构出具的上市保荐书和保荐协议
C验资报告和托管证明文件
D股东大会关于申请上市的决议
A境外上市方案。
B持续盈利能力的说明与前景
C境外上市是否符合中国证监会的规定
D上市公司维持独立上市地位承诺
A公司名称和住所
B公司注册资本
C公司总资产
D公司法定代表人
A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B制定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C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
D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A不得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B不得造成过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竞争
C应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涉及的产业、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要求
D遵循公平合理、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A聘请中介机构
B向中国香港联交所提出申请
C由中国证监会就有关申请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以及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立项规定会商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
D取得地方政府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和推荐,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
A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1期期末净资产额的40%
B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最短期限为1年,无最长期限限制
C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
D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提供担保,但最近1期期未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的公司除外
A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B明确保荐期限
C确立保荐责任
D建立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管理制度
A发审委员会议审核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申请,适用普通程序
B发审委审核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非公开发行证券申请,适用特别程序规定
C每次参加发审委会议的委员为5名
D发审委委员在审核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非公开发行证券申请时,应提议暂缓表决
AT+1日,投资者申购
BT+2日,公布中签结果
CT+3日,收缴股款、清算、登记
DT+4日,交割
A持有10%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
B作为股东的董事
C作为股东的监事
D作为股东的高级管理人员
A如发行人具备24个月活跃业务记录,至少有100名股东
B如发行人具备24个月活跃业务记录,至少有200名股东
C如发行人具备12个月活跃业务记录,至少有100名股东
D如发行人具备12个月活跃业务记录,至少有300名股东
A决议有效期
B募集资金的用途
C担保
D发行期限
A依法可以进行股票投资
B具有健全的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并能够有效执行,风险控制指标符合有关规定
C信用记录良好,具有独立从事证券投资所必需的机构和人员
D依法设立,最近l2个月未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相关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采取监管措施或者受到刑事处罚
A认购办法
B认购地点
C认购时间
D认购者名单
A商业银行
B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C大型工商企业
D其他金融机构
A当企业整体改组为上市公司的时候,无形资产产权一般全部转移到上市公司,由国有股权的持股单位,即原企业的上级单位享有无形资产产权的折股
B当企业以分立或合并的方式改组,成立了对上市公司控股的公司的时候,直接作为投资折股的,产权归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不再使用该无形资产
C当企业以分立或合并的方式改组,成立了对上市公司控股的公司的时候,产权归上市公司,但允许控股公司或其他关联公司有偿或无偿使用该无形资产
D当企业以分立或合并的方式改组,成立了对上市公司控股的公司的时候,由控股公司和原企业上级单位共同享有无形资产产权的折股
A增加、撤回或更换
B更换
C撤回
D增加
A受托机构辞任
B被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大会解任
C被依法取消受托机构资格
D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
A人员、机构、资产相结合
B人员、机构、资产按照业务划分
C债务、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
D债务、收入、成本、费用等因素与业务划分相配比
A,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B董事会的工作报告
C公司年度预算方案
D公司的合并、分立
A发起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B发起人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财产出资的,其登记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C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作价,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D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A通过竞价方式确定的投资者
B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C董事会拟引入的境内战略投资者
D通过认购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投资者
A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提供担保,但最近1期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lO亿元的公司除外
B提供担保的,应当为全额担保,担保范围包括债券的本金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C以保证方式提供担保的,应当为连带责任担保,且保证人最近l期经审计的净资产额应不低于其累计对外担保的金额
D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不提供担保
A拟配售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30%
B控股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承诺认配股份的数量
C采用《证券法》规定的代销方式发行
D拟配售股份数量不少于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20%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