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8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年初级质量基础临考冲刺模拟试题(2)
A有形成品
B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
C硬件、服务、软件
D硬件、服务、软件和流程性材料
A检查
B标准化
C计量
D检定
A过程
B管理的系统方法
C标准化活动
D管理活动
AGB/T19000
BGB/Tl9001
CGB/Tl9021
DGB/T19011
A幂函数
B乘积
C乘方
D商
ASJ
BSI
CS
DSH
ASI基本
BSI导出
CSI
D非SI
A基本单位
B米制
C长度单位制
D导出单位
A中文名称
B英文名称
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
A固有的
B赋予的
C潜在的
D明示的
A顾客满意度指标
B顾客满意度
C顾客满意度测量
D顾客满意度评价
A物理检验
B化学检验
C理化检验
D感官检验
A受审核方
B审核委托方
C认证机构
D审核组
A科学计量
B工程计量
C法制计量
D计量管理
AN•m
BNm
C牛•米
D牛米
A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B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C自我评定
D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也可以是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A内在特性
B经济特性
C外在特性
D商业特性
A组织、顾客
B顾客、组织
C企业、客户
D客户、企业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C《产品质量法》
D《产品监督监察法》
A准确性
B一致性
C溯源性
D法制性
A合作
B联合
C结合
D共同
A可控制的
B可选择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可选择的
A技术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以上答案都不对
A不科学
B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
C错判的概率大
D检验的费用昂贵
A自检
B互检
C专检
D感官
A测量基准
B测量量值
C测量真值
D测量标准
AO.1mm
B0.05mm
C0.02mm
D0.O05mm
A15.2
B15.3
C15.1
D15.15
A839
B840
C841
D842
A计量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确定的过程
B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
C计量的对象就是物理量
D计量涉及社会各个领域
E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
A修约间隔是确定修约保留位数的一种方式
B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C修约间隔一经确定,修约数只能是修约间隔的整数倍
D若修约间隔为100,修约数的末位100、250、300等数字
EGB/T8170-2008规定的进舍原则是"四舍六人五单双法"
A合格评价
B检测
C认证
D认可
E测量
A1987版IS09000系列标准
B1994版IS09000系列标准
C2000版IS09000系列标准
D1986版IS09000系列标准。
A主观性
B经济性
C层次性
D客观性
E相对性
A核查随带物品品名、使用技术文件和数量与装箱(袋)单的一致性
B复核包装箱(装)内物品的品种、数量、质量(重量)符合规定要求
C检查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
D检查被包装物品(件)的防护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E检查产品的外观质量
A分析型感官检验
B视觉检验
C听觉检验
D嗜好型感官检验
E味觉检验
A认证证书有效期为六年
B我国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上要有认证机构、认可机构和国际互认三个标志
C证书上要有证书的生效期和有效期
D证书上要有获证组织的业务范围
E获证组织的名称和地址
A不允许
B允许
C要求
D已经
E以上都不对
A企业生产线上
B市场上
C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
D企业报废的产品中
A不得
B可以
C必须
D能
A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B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C企业主管部门
D政府机关
A责令其生产者、销售者限期改正
B责令停业、限期整顿
C吊销营业执照
D罚款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B国务院制定的计量行政法规
C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
D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标准
E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计量管理办法
A认证的申请与受理
B纠正预防措施的验证
C颁发认证证书
D现场审核的实施
E文件评审
A鉴别功能
B把关功能
C纠正功能
D预防功能
E报告功能
A计量基准
B计量标准
C企(事)业最高计量标准
D工作计量器具
E国际计量基准
A目标顾客
B中间顾客
C外部顾客
D潜在顾客
E过去顾客
A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
B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
C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D质量管理的文件体系
E追求卓越绩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A规定不确定度的
B不间断的
C随意的不确定度的
D可间断的
E规定确定度
A定义
B实现
C保存
D复现量
E测定
A利用化学试剂和试验仪器及一定的测试方法
B对产品的化学组分及其含量所进行的测定
C有定性分析和定向分析
D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E化学检验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A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B贯彻于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C是制定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D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实施全面管理
APDPC
BSPC
CPDCA
DPDSA
A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D医药、卫生、食品监督部门
A行业标准
B协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C省辖市、县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A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来说所进行的审核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方审核
B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来说,颁发认证证书后,认证活动就结束了
C审核和认证都需要颁发认证证书
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
E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全部活动
A小批量、多品种、重要或价格昂贵的产品
B手工作业比重大、质量不够稳定的作业过程(工序)
C过程能力不足的作业过程
D抽样方案判为不合格批,需重新检验筛选的产品
E检验费用昂贵的产品
A安全防护
B医疗卫生
C环境监测
D家庭使用
E教学试验
A检验
B测量
C检定
D校准
E试验
A有效地防止出现成批不合格品
B确认过程(工序)形成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C确认作业(工艺)过程是否受控
D锻炼员工的技能
E符合企业的规定
A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
B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
C产品缺陷
D产品合格与否
E推荐采用的标准
A对某一组织而言,质量管理体系是唯一的
B文件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文件的可追溯性
C记录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记录的有效性
D记录通常不需要控制其版本
E记录通常需要控制其版本
A保证所进行的测量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环节
B尽可能减少所进行的测量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环节
C规定国家的计量基准
D使量值正确
E是保证量值得到准确、合理、经济的溯源
A标准电流表
B标准电压表
C500Ω的一般电阻
D标准氢电极
E经校准后的压力表
A基础性
B探索性
C公正性
D先行性
E可靠性
A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可以拆开使用
B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时,不得使用重叠词头
C非十进制的单位,不得使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
D只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组合单位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
E质量的SI单位kg不作为有词头的单位对待
A测量结果只是被测量的近似值或估计值
B被测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美无缺的测量才能获得
C任何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D误差是一随机变量
E误差可以避免
A中国标准研究院
B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
D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A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B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
C一般的产品
D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A协会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先进标准
A强制性标准
B推荐性标准
C指导性标准
D引导性标准
A全数检验又称为百分之百检验
B小批量、多品种、重要或价格昂贵的产品多用抽样检验
C抽样检验大大节约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
D抽样检验能提供产品完整的检验数据和较为充分、可靠的质量信息
E抽样方案判为不合格批,可用加严检验继续抽样检验
A采用"过程的方法"结构
B更强调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C突出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D结构变复杂
E突出了"质量管理"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质量认证
E结合审核
A定性的
B一致
C定量的
D客观的
E抽象的
Akg•m-3
Bkg/m3
Ckgm-3
Dgm-3
Eg/mm-3
A测量
B调查
C观察
D比较
E试验
A政府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B顾客的要求
C预期的使用要求
D互换性能
E性能价格比
A全数
B小部分
C抽样
D全部
E大部分
A依法自主管理
B定点送检
C自定检定周期
D自求溯源
E自由送检
A加强过程控制,降低废品损失
B改进设备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C减少检验环节,降低检验成本
D加强进货检验,减少物料损耗
A标杆比较法
B直方图
C流程图
D排列图
AQC小组活动
B合理化建议
C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D质量功能展开法
A调查研究
B测量或试验
C记录
D比较和判定
A感官检验法
B重量分析法
C探伤分析法
D全数检验
A工具、仪器设备
B工作人员
C工作地点
D被检物品试样
A质检科长
B现场操作人员
C检验人员本人
D车间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