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年初级质量基础临考冲刺模拟试题(1)
A硬件
B流程性材料
C软件
D服务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次要质量特性
D般质量特性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也可以是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A持续改进原理
B系统理论
C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D十二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A国家标准
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
C质量方针
D质量目标
A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IS0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C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DIS0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审核指南》
A不科学
B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
C错判的概率大
D检验的费用昂贵
A一60.0
B一60.5
C60.1
D61.0
A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B质量有固有的特性也有赋予的特性,两者之间是不可转化的
C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D质量管理是兴国之道,治国之策()。
A有形性
B响应性
C保证性
D移情性
A质量目标
B质量策划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
A准确性
B溯源性
C一致性
D法律性
A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B国际卫生组织
C国际质量组织
D国际体系管理委员会
A最终
B过程
C进货
D包装
A15.4
B15.5
C15.3
D15.5
A空的光盘
B标准
C所有的信息
D程序
A60.0
B60.5
C60.1
D61.0
A质量的经济性
B质量的时效性
C质量的广义性
D质量的相对性
A法律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A期望
B信任
C保证
D要求
A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协调和领导
D计划、协调、领导和控制
A测量基准
B测量量值
C测量真值
D测量标准
A审核委托方
B审核组长
C一般审核员
D向导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C《产品质量法》
D《产品监督监察法》
A3
B4
C5
D6
A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B只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认可
C型式试验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再加认证后监督
D百分之百检验
A科学计量
B法制计量
C工程计量
D应用计量
A文件评审
B现场审核的实施
C纠正措施的验证
D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A实习审核员
B审核方案管理人员
C审核员
D审核组长
A统计技术
B质量管理体系
C过程的方法
D优秀的模式
A因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
B因产品制造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
C违规操作造成人身伤亡
D因告知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
E没有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A保证所进行的测量溯源到国际计量基准的环节
B尽可能减少所进行的测量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环节
C规定国家的计量基准
D使量值正确
E是保证量值得到准确、合理、经济的溯源
A海里nmilE
B法拉F
C度([平面]角)
D开尔文,K
E天,d
A测量标准设备
B操作人员
C环境条件
D规章制度
E经济效益
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
B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和核心
C审核和认证在分别提交审核报告和颁发认证证书后,即告终止
D体系审核和体系认证都必须是第三方审核
E体系认证必须是第三方审核
A产品技术标准
B产品设计图样
C质量计划
D作业文件
E检验规程
A贸易结算
B科学研究
C安全防护
D医疗卫生
E环境监测
A系统误差
B绝对误差
C随机误差
D残差
E相对误差
A国家标准的代号
B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C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
D国家标准的分类号
E国家标准发布的日期
A国家标准
B合同标准
C企业标准
D行业标准
E地方标准
A对其他成员贸易有重大影响
B与其他成员的国家标准不一致
C相应的国际标准不存在
D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不一致
E对其他成员贸易影响不大时
A通用性强
B强调顾客第一
C突出质量改进
D结构变复杂
E采用“过程的方法”的建立
A质量管理体系是客观存在的
B质量管理体系是唯一的
C质量手册是唯一的
D形成文件的程序只有一个
E形成文件的程序有多个
A内审员可来自组织内部
B内审员可以是组织外部有资格的人员
C内审员不可审核自己的工作
D内审员应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的建议
A内审不必制订计划
B内审不必规定程序
C内审结论是基于可获得的信息作出的
D内审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
A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B授权的检定机构
C国务院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D工厂所在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A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B量值溯源等级图
C计量规定规程
D国家标准
A评定国家质量奖企业
B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
C要求企业规范和夯实其基础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D获得国际承认
E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并分享成功的经验,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组织使用这套标准
A认证的申请与受理
B文件评审
C纠正措施的验证
D监督审核与复评
E现场审核的实施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组织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
D组织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少
E无法判断
A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必须满足的条件
B产品缺陷
C明示采取的产品标准
D上级有关指导性文件
E其他要求
A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
B国际检定规程
C国际标准
D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
E国家标准
A检验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检验的周期长
B需要配置的资源数量较多(人力、物力、财力)
C检验涉及的费用也较高,增加质量成本
D可能导致较大的错检率和漏检率
E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
A进货
B过程
C最终
D包装
E首件检验
A使组织能够识别它的强项和弱项
B包含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
C应用范围同
D都提供了业绩相比较的基础
E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
A产品上
B企业介绍
C信息交流
D广告宣传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A产品本身所具有的
B汽车的最高时速
C汽车的价格
D汽车的外观质量
A合同规定的要求
B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C推荐采用的标准
D关于生产汽车的强制性标准
A保证产品的内在质量
B严格执行进货验收制度
C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D产品的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A10
B3
C20
D15
A家庭使用
B教学试验
C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D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E企业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A一般对采购物料、成品的检验
B检测设备复杂、贵重的检验
C对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质量特性要求过高
D产品形成过程中一般的检验
E首件检验
A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
B组织结构图
C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D各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EDI第三层文件
A审核证据包括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B审核证据必须是能够证实的信息,不能证实的信息不能作为审核证据
C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信息
D审核证据必须是定量的
E审核证据可以通过交谈获得
A符合性
B遵纪守法
C质量奖
D产品质量
E法律依据
A科学计量
B计量保证
C计量监督
D工程计量
E法制计量
A当前的
B明示的
C通常隐含的
D必须履行的
E长期的
A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D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阶段
E全数检验阶段
A管理评审
B内部改进
C自我合格申明的基础
D认证
E认可
A新产品的开发
B生产工艺更新
C内部审核
D管理评审
A相对性
B时效性
C广义性
D经济性
A标准样品是文件
B记录是文件
C图纸是文件
D空白的记录表格是文件
A不确定
B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C由执行强检的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D由工厂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确定
A1993
B1994
C2000
D2001
A分析型感官检验
B视觉检验
C听觉检验
D嗜好型感官检验
E破坏性检验
A目标顾客
B潜在顾客
C外部顾客
D竞争者顾客
E过去顾客
AIS09001
BIS09004
CIS09000
DIS010012
EIS019011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内核
E综合审核
A保证产品内在的质量
B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
C保持产品原有质量
D严格执行进货检验收制度
E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A产品的原材料
B质量检查部门
C市场
D监督监察机构
E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
A产品
B顾客
C体系
D过程
E消费者
A质量策划
B质量控制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
E建立质量目标
A审核结论是由审核组长确定的审核结果
B审核结论是最终的审核结果
C审核结论与审核目的有关,审核目的不同,审核结论也不同
D审核结论以审核发现为基础
E审核结论不一定是最终的审核结果
A适宜性
B独立性
C系统性
D文件化
E高效性
A流程性材料
B软件
C硬件
D服务
A本组织的经营范围
B为质量管理体系所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这些程序的引用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D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A校准证书
B测试证书
C检定结果通知书
D检定合格证
A初级的农产品
B初级畜禽产品
C用于销售的经过加工制作的农业、工业、手工业产品
D赠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