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初级质量工程师《专业相关知识》真题
A经济性
B广义性
C时效性
D相对性
A质量保证
B质量检
C质量改进
D质量监督
A质量改进
B质量策划
C质量保证
D质量控制
A生产操作人员
B一线管理人员
C产品检验人员
D生产部门负责人
A采购原材料时
B产品最终完成时
C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工序
D产品批量生产前
A过程检验
B理化检验
C自我检验
D互相检验
A家具的色泽
B房间准确面积
C布匹织物的疵点
D香水的气味
A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
B产品可以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C每种产品中只能包含一种具体的类别
D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类别
A作业性文件
B指令性文件
C程序性文件
D规范性文件
A环境管理体系
B质量管理体系
C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A检验
B销售
C策划
D实现
A客观和真实
B有照片证实
C用电子文档
D永久保存
AJ/mmol
B吨力
C千米/min
D摄氏度
A商品房面积计量器具
B教学示范用计量器具
C超市用计价秤
D出租汽车计价器
AGB/T19000--2008
BGB/T19001—2008
CGB/T19004--2000
DGB/T19011--2003
AGB/T19000—2008
BGB/T19001--2008
CGB/T19004—2000
DGB/T19011--2003
A计量认证标识
B中国能效标识
C安全标识
D中国节能认证标识
A组织进行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B组织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
C组织申请质量奖的依据
D组织进行多体系审核的前提
A过程
B文件
C标准
D程序
A检验
B检定
C校准
D计量
A系统误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误差
D随机误差
A准确性
B溯源性
C一致性
D重复性
A800
B400
C200
D100
A质量改进
B质量控制
C质量保证
D纠正措施
A制定、修订和宣传贯彻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B标准化是一次性的活动,一旦制定标准,就要强制执行
C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
D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
A效果不同
B审核员不同
C认证机构不
D认证对象不同
A最终产品能否交付使用
B质检人员能否胜任岗位
C生产设备能否正常使用
D生产条件是否否符合要求
A检验规程
B工艺文件
C质量反馈
D技术标准
A国际单位制
B米制
C公制
D市制
A60.00和60.01
B60.01和60.01
C60.00和60.00
D60.01和60.00
A易使用性
B可维护性
C可移植性
D响应性
E功能性
A制造商
B批发商
C产品的零售商
D工会
E组织内部生产过程输入的提供者
A过程
B项目
C产品
D记录
E合同
A受审核方最高管理者的感谢发言
B沟通或提出审核发现和结论
C管理者代表介绍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
D必要时,告知受审核方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可能降低审核结论可信程度的情况
E就受审核方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的时间达成共识
A领导
B战略
C顾客与市场
D资源管理
E过程管理
A携带仪器到生产现场检测
B对产品的生产条件进行评价
C对成品的质量进行认定
D对产品形成的作业过程实行监督
E对产品形成的作业过程和质量控制实行监督
A使生产操作者不制造不合格产品
B指导生产管理者管理好合格产品
C对不合格品进行剔除、标识、登记并有效隔离
D确认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E出具产品检验合格凭证
A5t
B10毫微克
C200kg
D12原子质量单位
E5市斤
A103MHz
B10kMHz
C10-3THz
D109Hz
E106MHz
A保障人体健康
B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C区域标准
D国际标准
A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B异地生产产品
C包装上的厂名/厂址与实际情况不符
D在产品中掺入不属于该产品应有的成分
A-0.8%
B-0.4%
C0.4%
D0.8%
A-4g
B-2g
C2g
D4g
A有限范围原则
B统一立法,区别管理原则
C全国统一管理原则
D奖优罚劣原则
A使组织能够识别自身的强项和弱项
B作为认证的依据
C包含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
D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
E包含外部承认的规定
A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
B供组织内部使用
C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
D作为业绩改进指南
E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A管理评审
B收集、分析和评价审核证据
C资源管理
D确定审核证据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
E绩效考核
A符合
B优秀
C不符合
D一般
E改进的机会
A进货检验
B项目检验
C固定场所检验
D交付检验
E流动检验
A产品交付使用的重要依据
B产品使用寿命的决定因素
C顾客满意调查关注的重点
D产品质量检验的重点
E市场占有份额的决定因素
A海里
B市斤
C天
D盎司
E公顷
A正确性
B一致性
C溯源性
D准确性
E法制性
A必然会损坏或消耗
B完全可以修复使用
C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
D无法实现重复检验
A寿命
B硬度
C超声
D强度
A全数检验
B首件检验
C抽样检验
D第一方检验
A检验成本
B检验方法
C检验数量
D试验条件
A-4g
B-2g
C2g
D4g
A可移植性
B可靠性
C保证性
D易使用性
E移情性
A文件化
B资源管理
C管理职责
D测量、分析和改进
E产品实现
A对其做出明确标识,做好记录
B经规定的产品采购人员签字确定
C经规定的授权人员签字
D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E在检验证实不符合质量要求时能追回和更换
A提供客观证据
B开拓新的市场
C提供适宜培训
D确保可追溯性
E满足顾客要求
A产品
B服务
C实验室
D检查机构
E管理体系
A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
B审核原则
C审核时间
D审核方案的管理
E审核的实施
A计算检验成本
B确定检验方法
C制定检验规程
D熟悉检验标准
E适应检验环境
A产品(食品)受有害微生物(群)污染程度的检验
B产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作用大小(如发酵)的检验
C将待测物质注入试验动物体内,观察其毒性效应的试验
D用已知微生物(群)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检验
E用已知微生物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检验
A用检验数据计算过程能力和判断过程是否受控
B生产过程首检、巡检,以防止发生成批不合格
C预测产品质量水平,为质量决策提供信息
D生产的前过程把关,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过程
E向政府报告检测结果以减免质量责任
A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B测量结果是被测量的近似值或估计值
C由于测量是不完善的,所以真值无法得到
D测量误差可以表示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代数和
E随机误差可以用适当的修正值予以补偿
A由使用单位依法自主管理
B自由送检
C自求溯源
D自行确定检定周期
E自行制定检定规程
A保证产品的内在质量
B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C保证产品包装符合规定要求
D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A10
B15
C30
D45
A-4g
B-2g
C2g
D4g
A硬件
B软件
C服务
D流程性材料
A1993年2月22日
B1993年9月1日
C2000年7月8日
D2000年9月1日
A认证的依据
B质量奖的评价依据
C组织自我评价的依据
D产品市场表现的评价准则
A质量意味着无缺陷
B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
C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
D质量特性要能满足顾客需求
E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
A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B如果顾客可感知效果低于期望,顾客就满意
C如果顾客可感知效果超过期望,顾客就满意
D顾客的抱怨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影响顾客满意
E没有投诉并不代表顾客是满意的
A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发布
B企业标准由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由企业发布
C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D在有相应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时,不允许企业制定企业标准
E企业标准不仅限于产品标准
A价格
B技术法规
C合格评定程序
D产品加工方法
E采购量
A使用说明书
B质量合格证明
C产品合格
D用户使用意见
E检验报告
A检查被包装物品(件)的防护处理
B检查包装用材料或物品有无损坏
C检查被包装物品(件)与包装物品是否用相同的材料
D确认被包装物品(件)品名和数量与装箱单的一致性
E检查贮运标识是否清晰、齐全
A检测技术相对复杂
B生产操作者经验丰富
C作业现场距离检验站较近
D检测设备贵重复杂
E检验操作难度较大
A让步接收
B不投入使用
C不转入下工序
D不交付使用
E发生率降到最低
A计量单位与单位制
B量值传递与溯源
C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
D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测量方法
E测量仪器制造工艺
A校准是企业的自愿行为,而检定具有法制性
B非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应以校准为主
C校准和检定都必须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D校准规范和检定规程都可由企业自行制定
E检定是对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
A法制计量
B商业计量
C工程计量
D农业计量
E科学计量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企业建立的各项计量标准
C用于贸易结算的各种计量器具
D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E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中的环境监测用工作计量器具
A煤矿、运输和建筑业的用户
B五金业批发商和工程供应商
C乙公司
D丙公司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外部审核
A产品安全
B能效标识
CCCC
D质量管理体系
A产品设计
B制造
C告知
D顾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