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湖北教师资格真题(高中教育学)

考试总分:2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0年9月湖北教师资格真题(高中教育学)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简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5分]
  • 2. 简述启发现性原则的涵义及其基本要求。[5分]
  • 3.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5分]
  • 4. 简述培养集体的方法。[5分]
  • 5. 教育(狭义)[4分]
  • 6. 教育制度[4分]
  • 7. 那年学校安排我担任新高一年级某班的班主任。组建班委会是既敏感又头疼的一件大事。既要选举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学,又要适当照顾那些性格内向、自卑、需要锻炼的同学。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个女同学很特别:性格孤僻,回答问题被动,眼光躲闪,不敢与人正视,总是一个人发呆。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到,该生在初中时活泼、开朗,曾经担任过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名列前茅,尤其擅长作文。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黑板报评比中,她负责的黑板报名落孙山,遭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严厉批评,这种打击直接影响到她的学习。在随后的考试中,由于成绩不理想,老师又旧话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为由撤掉了她宣传委员的职务。这使她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刺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并经常自责,整天生活在犹豫和自卑的阴影中无力自拔。在安排班委的过程中,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动员、鼓励,但她执意拒绝担任宣传委员。为此,我有意将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并宣布:“暂时没有发现合适人选,待学期结束后依据同学们的业绩和表现进行公开选举,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多次暗地里给她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在班上多次展示,并在学校广播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我发现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和同学交流了,也能听到她天真、爽朗的笑声了,久违的自信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恢复。第二个学期初,在全体同学的掌声中她“站”到了宣传委员的位置上。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涵义及其基本要求。[10分]
  • 8. 教育目的(狭义)[4分]
  • 9. 课程[4分]
  • 10. 试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15分]
  • 11. “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课。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带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分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下来。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报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问题:“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案件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9分]
  • 12.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系统阐述的教育思想是[2分]

    A绅士教育

    B自然教育

    C和谐教育

    D武士教育

  • 13. 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2分]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美国

  • 14.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2分]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 15.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2分]

    A锻炼

    B榜样

    C说服

    D陶冶

  • 16. 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分]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上课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 17. 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及其系统,组成了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是[2分]

    A基本知识

    B基本技能

    C基本技巧

    D基本方法

  •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为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的是[2分]

    A地方

    B国家

    C学校

    D班级

  • 19. 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只有借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这体现了教师劳动价值的[2分]

    A滞后性

    B长期性

    C隐蔽性

    D复杂性

  • 20. 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基他事物之间所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2分]

    A教育规律

    B教育经验

    C教育现象

    D教育方针

  • 21. 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2分]

    A课程标准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教科书

  • 22.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是[2分]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教育

    D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和理想教育

  • 23. 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而在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是[2分]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 24. 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源的是[2分]

    A遗传

    B环境

    C个体的能动性

    D教育

  • 25. 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的[2分]

    A社会变迁功能

    B社会流动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 26. 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2分]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