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考试总分:4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树立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3分]
  • 2. 简述电视记者的镜头表达能力。[3分]
  • 3. 在新闻节目中,有效信息的含义是指什么?[3分]
  • 4. 试析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要求。[10分]
  • 5. 简述广播电视的一般性质。[3分]
  • 6. 简述长镜头的含义及适应范围。[3分]
  • 7. 试述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10分]
  • 8. 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缺点。[4分]
  • 9. 广播消息的结构要求是什么?[3分]
  • 10. 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分]
  • 11. 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主要区别有哪些?[3分]
  • 12. 简述组织实况广播的基本环节。[3分]
  • 13. 录音剪辑的制作要领有哪些?[3分]
  • 14. 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4分]
  • 15. 将上述稿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广播消息。[6分]
  • 16. 将上述稿件配写2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6分]
  • 17. “电视之父”是指()[1分]

    A麦克斯韦

    B贝尔德

    C费森登

    D布劳恩

  • 18. 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1分]

    A《简明新闻》

    B《专题报道》

    C《专题新闻》

    D《人物专访》

  • 19. 实况广播的抒情和议论有利于深化主题和增强()[1分]

    A真实性

    B凝聚力

    C形象性

    D感染力

  • 20. 与报刊通讯比较,广播通讯的语言更加讲究通俗化和()[1分]

    A口语化

    B民族化

    C大众化

    D简单化

  • 21. 下列不属于新闻提要的表现功能的是()[1分]

    A提示功能

    B强调功能

    C娱乐功能

    D平衡功能

  • 22. 在众多传送方式中,覆盖面积大、节目质量高、系统投资少、见效快的传送方式是()[1分]

    A微波中继传送

    B卫星传送

    C电缆传送

    D光缆传送

  • 23. 下面关于控制采访节奏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

    A让受访者的谈话符合采访者需要

    B善于接过受访者的话头进一步追问

    C适时转换谈话内容

    D当受访者离题时,以适当的方式重新将对方引到正题上来

  • 24. 录音采访具有独特的认识功能和表现功能,此种采访方式()[1分]

    A将取代其他采访方式

    B普遍适用于任何采访场合

    C适用于任何新闻题材

    D对于新闻题材有一定的选择性

  • 25. 下列对电视摄像采访环境描述,错误的是()[1分]

    A采访环境也有信息功能

    B环境在镜头中有符合象征意义

    C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能挑选采访环境

    D不能人为制造采访环境

  • 26. 在新闻节目中,信息丰度是()[1分]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的统一

    C信息的质量

    D信息的数量

  • 27. 电视新闻专题虽然也注意题材的广泛性,但更加重视()[1分]

    A精选题材

    B编造细节

    C营造情节

    D铸造结构

  • 2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自己撰写的新闻评论,时间为()[1分]

    A1978年底

    B1979年起

    C1980年起

    D1980年底

  • 29. 广播中最高规格的评论形式为()[1分]

    A本台评论员文章

    B本台评论

    C本台短评

    D编者按语

  • 30. 广播评论十分讲究立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评论的()[1分]

    A思想性

    B可听性

    C真实性

    D时效性

  • 31. 我国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为()[1分]

    A北京电视台

    B天津电视台

    C哈尔滨电视台

    D上海电视台

  • 32. 电视新闻的表现弱势首先在于视、听符号的()[1分]

    A暂留性

    B灵活性

    C局限性

    D表面性

  • 33. 人物访问是对新闻人物所作的()[1分]

    A专访

    B探寻

    C独家访问

    D报道

  • 34. 广播通讯是否运用音响,主要取决于通讯的()[1分]

    A内容和主题

    B情节和细节

    C开头和结尾

    D节奏和韵律

  • 35. 记者没有出镜,或者有多位记者出镜的新闻,一般由播音员或主持人()[1分]

    A配音解说

    B撰稿

    C编辑合成

    D导播

  • 36. 中国电视新闻的调整改进提高阶段是从()[1分]

    A1981~1983年

    B1985~1993年

    C1980~1992年

    D1980~1997年

  • 37. 采用无剪辑摄像采访方式,需要记者()[2分]

    A有缜密的思考和娴熟的技巧

    B了解新闻事件的全部内容和过程

    C筛选出最重要的内容和较有表现力的场面

    D将镜头连贯、流畅地组接成能够完整表达新闻内容的有机整体

    E可以有随意性

  • 38. 新闻性专题节目在进行串联时,可利用节目材料之间的某种联系,如()[2分]

    A相似性

    B相关性

    C因果性

    D可比性

    E相异性

  • 39. 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不同于其他媒介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表现在()[2分]

    A适应面对面传播需要

    B适应声音传播规律

    C适应场性传播需要

    D适应线性传播需要

    E适应听众接收状态

  • 40. 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2分]

    A声画兼备

    B视听结合

    C情景交融

    D双线互补

    E画面优美

  • 41. 目前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彩色电视制式是()[2分]

    ANTSC制

    BPAL制

    CCAL制

    DSECAM制

    EHDTV制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