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1月自考鲁迅研究试题

考试总分:4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浙江省2002年1月自考鲁迅研究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鲁迅在《药》的结尾中添上一个,增加了作品的“”。[每空1分]
  • 2. 茅盾先生认为,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将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每空1分]
  • 3. 《野草》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寻找感情的,使诗意显得富有和多层次性。[每空1分]
  • 4. 鲁迅认为《诗经》中,《》诗是“闾巷之情诗”,最有价值。[每空1分]
  • 5. 鲁迅在研究古代文学中,写了断代的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每空1分]
  • 6. 鲁迅从事古代小说的学习、整理和研究,辑录了《古小说钩沉》、《》和《》三部书。[每空1分]
  • 7. 鲁迅翻译了日本的《思想•山水•人物》。[每空1分]
  • 8. “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说明鲁迅这段话所包含的美学内容。[5分]
  • 9. 简述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上的评说。[5分]
  • 10. 伯夷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每空1分]
  • 11.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每空1分]
  • 12. 鲁迅曾经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而且要”。[每空1分]
  • 13. 在《野草》中的《》中,鲁迅批评了是非不分、圆滑虚伪的处世态度。[每空1分]
  • 14. 鲁迅在《野草》中,竭力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化为“”,以具有物质感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每空1分]
  • 15. 鲁迅对待文学艺术遗产主张“拿来主义”,他说:“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或”。[每空1分]
  • 16. 鲁迅推崇的唐人小品文《谗书》的作者是。[每空1分]
  • 17. 鲁迅在谈到阿Q时,曾说他要“画出这样的沉默的”。[每空1分]
  • 18. 《影的告别》如何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5分]
  • 19. 鲁迅关于唐、宋传奇两者区别的看法。[5分]
  • 20.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文言写作的。[每空1分]
  • 21. 鲁迅说:“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的不平”。[每空1分]
  • 22. 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每空1分]
  • 23. 鲁迅说:“唐末诗风衰落,而放了光辉。[每空1分]
  • 24. 鲁迅认为唐诗发展的原因,是和唐人重视的观念分不开的。[每空1分]
  • 25. 简述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5分]
  • 26. 在鲁迅看来,杂文应该“是匕首,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每空1分]
  • 27. “革命被头挂退的事很少有的,革命的完结,大概只由于投机者的潜入。也就是内里蛀空”。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杂文《》。[每空1分]
  • 28. 鲁迅认为好的讽刺手法,应该“词微而显,”。他称赞《儒林外史》的“,婉而多讽”。[每空1分]
  • 29. 鲁迅一生共创作了杂文集本,其中三本是以为题。[每空1分]
  • 30. 鲁迅赞扬拜仑:“苟奴肃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疾视所以”。[每空1分]
  • 31. 鲁迅《孤独者》的主题与阿尔巴绥夫的小说《》有内在联系。[每空1分]
  • 32. 鲁迅的《》是中国近代第一篇系统评介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每空1分]
  • 33. 鲁迅在谈到芥川龙之介的《鼻子》等作品时写道:“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便与生出干系来了”。[每空1分]
  • 34. 鲁迅将作为摩罗诗宗的宗主。[每空1分]
  • 35. 近二十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主要进展。[15分]
  • 36. 谈谈鲁迅早期美学思想中的“真美”的内涵。[15分]
  • 37.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杂文()。[1分]

    A《铲共大观》

    B《天上地下》

    C《灯下漫笔》

    D《习惯与改革》

  • 38. 赞扬《野草》“内含哲理,用意深邃”的作家是()。[1分]

    A许寿裳

    B瞿秋白

    C聂绀弩

    D冯雪峰

  • 39. 鲁迅把清代小说分为若干类,其中属于讽剌小说的是()。[1分]

    A《儒林外史》

    B《官场现形记》

    C《聊斋志异》

    D《孽海花》

  • 40. 下列杂文集中,鲁迅最后十年所写的是()。[1分]

    A《三闲集》

    B《华盖集》

    C《坟》

    D《热风》

  • 41. 鲁迅在一篇小说的结尾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篇小说是()。[1分]

    A《示众》

    B《故乡》

    C《明天》

    D《伤逝》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