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考试总分: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社论[2分]
  • 2. 简述新闻评论的作用。[3分]
  • 3. “突然袭击”查“水分”本报记者李杰2001年12月20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县委书记范涛向市委书记秦玉海汇报了该县的养牛工作,并呈上一张当月16日制作的全县养牛存栏数统计表。范涛走后,秦玉海看着报表上武陟县现有的23430头牛的存栏总数思忖:这个数字由各村上报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上报到县里,又由县里汇总上报到市里,这一级一级累计完成的数字究竟是一种数字游戏,还是不搀水分的真实材料?想到这里,秦玉海又想到了上年焦作市建设3万亩三毛杨基地的事。武陟县的任务是1万亩,年底上报完成1万亩。那次他组织市林业局和其他干部48人,到武陟县检查了7天,逐棵落实,实际上只种了3600亩。林业局和该县的领导因此受了处分。2001年,全市都在贯彻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秦玉海想知道这个数字实不实?作风转变了没有?于是,他在报表上批示:请市农业局牵头,由市委组织部,市纪委配合,对武陟县养牛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务求一天之内全面完成核查任务。市委书记的“突然袭击”,不仅是对武陟县各级干部作风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市直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效果的一次检验。第二天清晨7时20分,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和市农业局机关105名核查人员已在市委大院集合,分成35个小组,当即开赴武陟县。核查人员出发前强调,一定要求真务实,逐村逐户逐牛核查,确保不漏村、不漏户、不瞒报、不虚报。为了确保不出现虚假数字,要求不管多晚也要当日完成核查任务。上午8时30分左右,35个核查组已在武陟全县境内展开拉网式检查。嘉应观、詹店等乡镇的很多养牛户扎营在黄河滩区,核查工作非常艰苦。分在嘉应观乡的核查三组人员仝太旭、许全军、张鲁洲3位同志一天时间查了193个养牛户,直到晚上9时多才完成核查任务。阳城乡核查一组的李玉琦、杨天军、宋胜利查到晚上6时多,还剩最后一个村。乡里干部说,那个村只有一个养牛户,家里也只养着一头牛,不用去查了。但核查组的3位同志说,我们要眼见为实。他们跑了20多分钟赶到那个村一打听,仅有的一头牛当天刚卖掉。但核查组的人说,这是个真实情况,我们的心里踏实了。书记较真,干部较劲。这一天,核查组遍查武陟县的300多个村,走访了几千个养牛户。经查,武陟县现有存栏23113头牛,是16日该县报表23430头的98.65%。核查人员经客观分析认为,从16日到21日的5天时间,考虑到个别养牛户的买进与卖出因素,武陟县的报表应该是真实的。[30分]
  • 4. 新闻评论写作如何使论点论据统一?[3分]
  • 5. 新闻评论写作应怎样进行批驳?[3分]
  • 6. 分析本文所针对的社会现实。[5分]
  • 7. 概述本文的立论思想。[5分]
  • 8. 编者按语[2分]
  • 9. 新闻评论选题的根据是什么?[3分]
  • 10. 从写作的角度,指出本文的一个亮点,并加以评析。[6分]
  • 11. 选题[2分]
  • 12. 论证[2分]
  • 13. 具体分析[2分]
  • 14. 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1分]

    A梁启超

    B王韬

    C于佑任

    D张季鸾

  • 15. 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问题。[1分]

    A理论性

    B针对性

    C新鲜性

    D准确性

  • 16. 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凹儿.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1分]

    A类比

    B喻证

    C反证

    D例证

  • 17. 在我国,广播评论成为新闻广播的有机部分,成为其基本体裁之一,是在20世纪()年代末的事情。[1分]

    A20

    B30

    C40

    D70

  • 18. 《新青年》“随感录”,《向导》的“寸铁”都是()专栏。[1分]

    A副刊

    B通讯

    C新闻

    D杂文

  • 19. “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1分]

    A浅显易懂

    B生动引人

    C深入浅出

    D深刻准确

  • 20. 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1分]

    A行文简洁

    B文章短小

    C文字朴实

    D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 21. 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1分]

    A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

    B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

    C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

    D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

  • 22. 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1分]

    A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观察家评论

    D编辑部文章

  • 23. ()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1分]

    A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

  • 24. 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1分]

    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解决问题

    D深化主题

  • 25. 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群众性的评论体裁是()。[1分]

    A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专栏评论

    D余论

  • 26. 恽逸群同志认为广播评论的风格特点是“短、浅、软”,其中“软”是从()方面来说的。[1分]

    A内容

    B思想

    C长短

    D表现形式

  • 27. ()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1分]

    A上海新报

    B申报

    C新闻报

    D字林沪报

  • 28. 《新青年》与()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1分]

    A治言

    B晨报

    C时事新报

    D每周评论

  • 29. 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1分]

    A张季鸾

    B范长江

    C王芸生

    D邹韬奋

  • 30. 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上的群众性。[1分]

    A内容

    B读者面

    C写作形式

    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 31. 杂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在()之后伴随着民主革命的需要而成长发展起来的。[1分]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D抗日战争

  • 32. 幽默、讽刺等等表现手法常常为()所用。[1分]

    A杂文

    B社论

    C短评

    D余论

  • 33. 新闻评论文章()是第一位的。[1分]

    A笔法

    B说理

    C见解

    D修辞

  • 34. 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1分]

    A具体、鲜明、精当、引人

    B具体、鲜明、短小、生动

    C深入、鲜明、精炼、引人

    D深入、鲜明、短小、生动

  • 35. 新闻评论要讲究结构安排,即()。[1分]

    A言之有物

    B言之有理

    C言之有序

    D言之有文

  • 36. 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2分]

    A反映

    B维护

    C监督

    D制造

  • 37. 新闻评论的作用是()。[2分]

    A解释新闻

    B揭示新闻本质

    C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

    D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

  • 38. 在新闻评论中,虚与实是矛盾的统一,从论述的角度看,两者相结合的具体方法有()。[2分]

    A就实务虚

    B以虚带实

    C寓虚于实

    D借题发挥

  • 39.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是()。[2分]

    A新闻性

    B政治性

    C群众性

    D文艺性

  • 40. 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有()。[2分]

    A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