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4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标准预测试卷(三)
A(1)说明《咏水仙》一诗的主题思想。
B(2)说明此诗所使用的注重主观抒情的艺术手法。要求:主要围绕所给的材料和提示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分别回答问题。观点鲜明,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咏水仙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向远方仿佛无穷无尽;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知这水仙舞得轻俏;诗人遇见这快乐的伙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我久久凝视——却未能领悟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20分]
A小说
B戏剧
C诗歌
D论文
A《老人与海》
B《第五纵队》
C《永别了,武器》
D《过河入林》
A奥菲利娅
B朱丽叶
C苔丝德蒙娜
D鲍细娅
A短歌
B长歌
C旋头歌
D佛足石歌
A散文
B短篇小说
C中篇小说
D长篇小说
A由贵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转为激进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的世界观
B由贵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转为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C由贵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转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世界观
D由贵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转为宗法制农民的世界观
A倒装
B复式结构
C回环结构
D故事套故事
A1605年
B1612年
C1601年
D1604年
A列宁
B高尔基
C托尔斯泰
D赫尔岑
A《草叶集》
B《抒情歌谣集》
C《万叶集》
D《四季歌》
A《妮摩拉》
B《贪污》
C《戈丹》
D《两亩地》
A《东方吟》
B《静观集》
C《历代传说》
D《惩罚集》
A《飞鸟集》
B《十日谈》
C《神曲》
D《一千零一夜》
A《丧钟为谁而鸣》
B《太阳照样升起》
C《永别了,武器》
D《过河人林》
A古钱币
B名画
C瓷器
D玉器
A《阿尔芒斯》
B《死魂灵》
C《红与黑》
D《永别了,武器》
A《罗亭》
B《堂璜》
C《叶甫盖尼•奥涅金》
D《上尉的女儿》
A一叠钞票
B一件古玩
C一袋金币
D一堆物品
A高尔基
B契诃夫
C列宁
D斯坦因夫人
A古代
B中古
C近代
D现代
A抒情
B讽刺
C古典
D物语
A日本
B法国
C美国
D印度
A赫德莱堡
B理查兹先生
C固德逊
D理查兹太太
A列夫.托尔斯泰
B契诃夫
C果戈理
D高尔基
A涅赫柳多夫
B海尔茂
C理查兹
D拉玛东
A散文集
B诗集
C剧作选
D民间故事集
A17世纪末英国的社会现实
B16世纪末英国的社会现实
C16世纪末丹麦的社会现实
D17世纪末丹麦的社会现实
A对比
B讽刺
C重复
D夸张
A正义
B人道
C英雄
D自由
A温柔敦厚
B狡猾虚伪
C卑鄙贪婪
D谦逊礼让
A《酒店》
B《娜娜》
C《萌芽》
D《金钱》
E《羊脂球》
A《童年》
B《在人间》
C《我的大学》
D《少年》
E《青年》
A《墙上的斑点》
B《雅各布房间》
C《海浪》
D《达罗卫夫人》
E《论现代小说》
A短歌
B长歌
C中歌
D旋头歌
E佛足石歌
A《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B《恶时辰》
C《百年孤独》
D《族长的没落》
E《霍乱时期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