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考试总分:4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态度具有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功能和功能。[每空1分]
  • 2. 舆论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主要是具有、和协调作用。[每空1分]
  • 3. 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和之间的关系。[每空1分]
  • 4. 合作[3分]
  • 5. 简评修茨的人际反应特质理论。[5分]
  • 6. 简述时尚现象的特点。[5分]
  • 7. 就冲突造成的影响而言,冲突可以分为冲突和冲突。前者是有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后者是阻碍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每空1分]
  • 8. 定型[3分]
  • 9. 习得无助[3分]
  • 10. 模仿[3分]
  • 11. “将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这种归因偏见叫。[每空1分]
  • 12. 记录行为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容易、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录方式是。[每空1分]
  • 13. 根据强化理论,利他行为的增加和减少,可通过把与利他行为的联结来办到。[每空1分]
  • 14. 研究表明,谁将会遵从、什么时候遵从,要受到的、的和任务的特点的影响。[每空1分]
  • 15. 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情境因素。[5分]
  • 16. 简评社会交换理论的不足。[5分]
  • 17. 试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10分]
  • 18. 试述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10分]
  • 19. 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种成分。[每空1分]
  • 20. 人际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有累加模式、和。[每空1分]
  • 21. 海德认为,行动是由人的力和环境的力相互作用而成,如果个人的因素强于环境的因素,会作出归因;如果环境因素强于个人的因素,会作出归因。[每空1分]
  • 22. 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主要有和两种类型。[每空1分]
  • 23. 社会关系[3分]
  • 24. 简述凯利因果归因模型的基本维度。[5分]
  • 25. ________在1972年提出了自我知觉理论。()[1分]

    A贝姆

    B科恩

    C辛格

    D贝尔斯

  • 26. 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1分]

    A先天决定的

    B社会规范的作用

    C学习的结果

    D模仿得来的

  • 27. 著名的霍桑实验是由________个分实验组成的。()[1分]

    A

    B

    C

    D

  • 28. 当个体认为该群体对他有较大吸引力,与个体认为该群体对他没什么吸引力相比,()[1分]

    A前者更会遵从

    B后者更会遵从

    C发生遵从的可能性相同

    D何者更会遵从说不准

  • 29. 一般而言,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1分]

    A交往初期

    B一般关系水平的交往者之间

    C比较熟悉的人之间

    D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间

  • 30. 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模式是()[1分]

    A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于其他人作中等水平的暴露

    B只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自我暴露,而对其他人不作暴露

    C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也只作少许的自我暴露

    D不对任何人作自我暴露。

  • 31. 既想趋而得之,又想避而躲之。属于________冲突。()[1分]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 32. “今天外边下雨”和“我有一把雨伞”这两个认知之间的关系是()[1分]

    A无关的

    B协调的

    C失调的

    D不确定的

  • 33. 霍桑实验的结果表明:良好的________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分]

    A物质待遇

    B工作条件

    C人际关系

    D社会环境

  • 34. 有关服从方面的著名研究是由________作的。()[1分]

    A阿希

    B谢利夫

    C米尔格兰姆

    D克拉奇菲尔德

  • 35. 许多研究表明,只有对女性被试来说,喜欢和自我暴露才有联系。()[1分]

    A

    B

  • 36. 人际冲突只会导致损害。()[1分]

    A

    B

  • 37. 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创立的。()[1分]

    A

    B

  • 38. 任何行为都是受环境控制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1分]

    A

    B

  • 39. 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认为,在一致性高,实体的特异性低,一贯性低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把行为归于偶然的环境或情景因素。()[1分]

    A

    B

  • 40. 群体对个体活动产生社会助长作用还是社会致弱作用与动机水平的激发无关。()[1分]

    A

    B

  • 41.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1分]

    A

    B

  • 42. 群体的信息性压力可能使个体产生公开的服从,而没有伴随着内心接受;但服从规范性压力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内心接受。()[1分]

    A

    B

  • 43. 利他行为的最主要特征是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或奖励。()[1分]

    A

    B

  • 44. 助人者的心境一般不会影响其发生助人行为的可能性。()[1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