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

考试总分:4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到20世纪初期,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国。[每空1分]
  • 2. 家庭是以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每空1分]
  • 3. 农村社会组织[2分]
  • 4. 农村家庭结构[2分]
  • 5. 社会问题[3分]
  • 6. 社会调查[3分]
  • 7. 亲子关系是指的关系。[每空1分]
  • 8. 就国际社会学界的共同看法而言,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两种社区是和城市。[每空1分]
  • 9. 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制度。[每空1分]
  • 10.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即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每空1分]
  • 11. 简述农村群体的主要类型。[5分]
  • 12. 我国农村居民的交往方式有哪些基本特点?[5分]
  • 13. 核心家庭通常是指一对夫妻及其组成的家庭。[每空1分]
  • 14. 农村家庭中的婆媳关系是一种间接的关系。[每空1分]
  • 15. 在抽样方法中,按相同间隔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抽样。[每空1分]
  • 16. 社会调查一般过程可分为、设计、实施和总结四个阶段。[每空1分]
  • 17. 简述农村组织的构成要素。[5分]
  • 18. 简述社会流动的含义和特征。[5分]
  • 19. 简述我国社会福利工作的主要内容。[5分]
  • 20. 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是。[每空1分]
  • 21. 按照四分法,可将文化划分为智能文化、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大类。[每空1分]
  • 22. 我国农村城市化(城镇化)的方针之一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每空1分]
  • 23.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有性、复杂性、时代性、多样性。[每空1分]
  • 24. 联系实际阐述目前我国农村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0分]
  • 25. 联系实际阐述我国农村现阶段存在着哪几个主要的社会阶层,以及研究农村社会阶层问题的意义。[10分]
  • 26. 联系实际阐述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目标的基本方针。[10分]
  • 27.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基于某种需要而产生的()[1分]

    A组织与组织的关系

    B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C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D社区与社区的关系

  • 28. 我国农村血缘群体的主要形式有()[1分]

    A家庭和邻里

    B家族和邻里

    C家族和同乡会

    D家庭和家族

  • 29. 在农村社会学史上,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各种社会群体的学者是()[1分]

    A索罗金

    B霍桑

    C贝利

    D桑德森

  • 30. 宗族是指()[1分]

    A具有姻亲关系的人们的结合体

    B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

    C具有血缘和姻缘关系的人的总体

    D存在血缘关系的姓氏相同的家族的结合

  • 31. 在社会控制的类型中,通过一定的控制机构实施的有组织的社会控制是()[1分]

    A内在控制

    B消极控制

    C外在控制

    D正式控制

  • 32. 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现代化起始于16世纪的()[1分]

    A北美

    B日本

    C欧洲

    D中国

  • 33. 农村城镇化(城市化)是()[1分]

    A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有现象

    B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

    C世界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

  • 34. 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是()[1分]

    A阶级分层和非阶级分层

    B职业分层和职务分层

    C经济分层和政治分层

    D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

  • 35.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位置上是()[1分]

    A代内流动

    B结构流动

    C垂直流动

    D横向流动

  • 36. 文化的主要特性有()[1分]

    A象征性、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

    B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共享性

    C象征性、复合性、多样性、共享性

    D普遍性、非创造性、复杂性、象征性

  • 37. 由于农民采用新技术和劳动时间延长、生产效率提高而导致的剩余劳动力是()[1分]

    A效益型剩余

    B结构型剩余

    C替代型剩余

    D积累型剩余

  • 38.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农村社区最早产生于()[1分]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时代

    C封建社会

    D文明时代

  • 39. 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是()[1分]

    A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B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文化丛

    C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传播

    D文化变迁、文化丛、文化模式

  • 40. 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对特定的个别对象所进行的调查是()[1分]

    A普遍调查

    B重点调查

    C个案调查

    D抽样调查

  • 41. 社会控制的对象是()[1分]

    A社会规范

    B社会问题

    C社会秩序

    D社会行为

  • 42. 30年代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省定县开展了乡村建设的试验,其领导人是()[1分]

    A晏阳初

    B梁漱溟

    C陈翰笙

    D杨开道

  • 43. 在家庭发展史上,人类由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1分]

    A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核心家庭

  • 44. 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1分]

    A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

    B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村庄、社区意识

    C集镇、管理体系、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人口

    D村庄、集镇、管理体系、人口、社区意识

  • 45. 联合国曾经规定,小康生活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在()[1分]

    A20%以下

    B20—40%

    C40—50%

    D50—59%

  • 46. 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文献法和()[1分]

    A分析法

    B问卷法

    C演绎法

    D比较法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